沃達斯科在自己發球的第一局表現堪稱完美。

王一男的發球局保發得卻格外輕鬆簡單。

即使如此,兩人仍然一路戰到了搶七局,王一男才憑藉兩個迷你破發以七比五拿下最後一局,從而獲得了第一盤的勝利。

但第二盤,王一男再次面臨考驗。

王一男雖然已經逐漸適應了沃達斯科的左手,但沃達斯科也對王一男的發球摸出了一些規律。

在場上比分來到三比三,開始第七局王一男的發球局時,兩人先是戰到了三十平,然後沃達斯科用一個賭博般的接一發進攻和一個接二發制勝分完成了破發。

隨後兩人一路保發,直到最後沃達斯科以六比四拿下第二盤。

這是王一男第一次遇見適應自己發球最快的選手。

同時也是臨場反應最快的選手。

即使是德約科維奇和羅迪克,也都沒有如此表現。

但在休息時,王一男也老老實實地承認,第一盤獲勝後,他又有點犯老毛病,精神上不自覺地就那麼放鬆了一下下。

雖然王一男在休息時及時地自我反省了一下,但左手將在運動中的天分,卻是有一些磚家說法的。

據一些磚家論證,在一些面對面的搏擊專案,如擊劍、乒乓球、籃球、網球和羽毛球等等,左撇子運動員比例遠遠高於左撇子在人口中的比例。

在最典型的搏鬥專案擊劍中,1979至1993年間進入世界錦標賽四分之一決賽的選手中,一半的男選手和三分之一的女選手是左撇子。

乒乓球多年左撇子稱霸,網壇也是長期左手族稱雄……

不知納達爾和沃達斯科是不是一個佐證。

在NBA比賽,左撇子也是特別突出。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留意一下。

左撇子的動作更敏捷。

左撇子在比賽時情緒易興奮、激動,衝動強烈,進入比賽狀態快。

左撇子在運動員中佔相對少數。右手將對左撇子運動員不熟悉、不適應,也使左撇子運動員佔有優勢……

大腦透過中樞神經傳遞資訊到身體的左側,比傳遞到右側要快千分之十五秒……

還有一種解釋是,由於專長於感知空間和知覺功能的右腦指揮左手,使左撇子的運動方式更易於發揮視聽和空間感知功能,出手快、準、狠。

從神經傳輸的速度看,由“看”到“動”,右撇子走的是“大腦右半球到大腦左半球再到右手”的路線;而左撇子的路線則直接就是“大腦右半球到左手”。

按照這個理論,可見在神經傳輸的過程中,左撇子其實是走了一條捷徑。

第三盤。

王一男重振精神。

沃達斯科再接再厲。

兩人終於上演了一場花樣繁多的對攻大戰。

沃達斯科的正手製勝分頻頻得手。

王一男長了眼睛一般的發球也重現威力。

尤其是在網前,也終於出現了王一男神出鬼沒的身影。

場上似乎再次出現了勢均力敵的膠著狀態。

然而,觀眾們很快就發現了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