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媒體炒的沸沸揚揚的伊萬和王一男的戀情,不過持續了一個月左右。

隔著球網,沃達斯科看向王一男的眼神,就有了些憐憫的味道。

所有被拋棄的貨,都值得同情,值得憐憫。

或者,幸災樂禍。

或者,後來居上之後,一種睥睨某某前任的優越感。

伊萬在公眾中的形象,貴氣。嬌俏。親和。鄰家女孩兒。

無論是贊助商的要求,還是她本人對自己在公眾面前個人形象的要求,除了正常拍拖外,都不允許她的言行有過多瑕疵。

但面對新歡甚至密友時,她不可能沒有一個合理的解釋。

於是,就像所有一拍兩散的前情侶一樣,王一男就成了被拋棄的可憐人。

與此相對應,王一男對此事的應對,卻是滿滿的華夏智慧。

“性格不合……”

啥是性格,性格里面都包含了些啥,沒有人說得清。

華夏智慧即使在雲波詭譎的國際政壇,也是遊刃有餘。何況青年男女之間的這點破事。

因此,王一男看向沃達斯科的眼神裡,只有些許的審視。剩下的其他,都貌似淡然而平和。

因此,面對著比自己高大甚至帥氣很多的王一男,沃達斯科也並沒有一點仰視的感覺。

當然,從上到下(其實更想從裡到外)的一些審視,也是必須的。

因為此時的王一男,也正在這麼幹。

任何一個沒出息的華夏爺們,和小姨子的關係好像都不賴。

對那些正式或非正式的連襟,同樣充滿好奇,甚至臆想。

王一男也不能免俗。

雖然自己已經用過,已經不稀罕了。

放在那沒人管,沒人問,無所謂。

然而一旦有人接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畢竟,曾經是自己所獨享。

其他人染指,至少在開始階段,總會有些不舒服。

但此時的這兩個人,又顯然不是情敵。

不是情敵。

就沒有決鬥個你死我活的必要。

但亮亮自己的羽毛,卻是必須的。

儘管已經無所求,卻沒有人甘拜下風。

外在形象和內在私貨,自有公論。

球場上的炫技和勝負,就成了唯一可以抖落兩下的羽毛了。

昨晚,沃達斯科重點看了一下王一男在法網八分之一決賽中,淘汰羅迪克那場比賽的錄影。羅迪克的悲情,以及王一男的發球、耐力和神出鬼沒的網前行蹤,都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然後他又看了王一男在貝爾格萊德的半決賽中,被德約科維奇淘汰的那場比賽錄影。這場比賽中,沃達斯科覺得,其實王一男若論技戰術和體能啥都不差,差就差在了經驗不足。

沃達斯科甚至在心裡暗暗對王一男有了些欽佩之意。

羅迪克和德約科維奇不但比沃達斯科排名高,兩人的戰績更是沃達斯科難望其項背的。

因此,他對這場比賽能否戰勝這個還十七歲不滿的王一男,心裡還真是沒底。

但這些並不會影響沃達斯科的必勝信念,畢竟他也是經過一些大風大浪的運動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