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7【忽然的迷茫】(第2/2頁)
章節報錯
否則輕則處分,重則禁賽除名。
王一男倒不是很在意打比賽賺獎金和積分。既然隊裡有計劃有安排,就一定會考慮到這些事情,不可能讓他進來後閒著幹靠。
但實際情況也和閒著幹靠差不多少。
在體校時王一男還被學校當成個人物,進了省隊後,就感覺根本沒有人拿他當回事。
因為到了省隊這個層次,只拿個希望賽前四的成績,就上不了什麼檯面了。
別說前四,就是拿了幾站希望賽和衛星賽的冠軍的,國內這樣的青少年選手也實在是太多了。
王薔和張哲這樣的就不用提了。
吳狄後來還曾經拿過兩屆全運會冠軍。並且還把華夏男子網球的ATP排名提高到了歷史最高的141位。
即使如此,他仍然不敢去歐美賽場,只能在國內頂多是亞洲賽場繼續撈積分。
有記者問他,在國內和亞洲賽場已經拿了這麼多冠軍,啥時候能在職業賽場上開啟局面?
吳狄也只有苦笑。
到國際賽場參賽就意味著更大的開支和更多的保障。地方上並不會因為他拿了幾屆全運會冠軍,幾站希望賽冠軍就會多給他經費。
他現在只有一個教練沒有團隊。即使如此,只是在國內頂多在亞洲打打比賽,經費也是捉襟見肘,非常緊張。吳狄面對記者時也承認,即使是同一級別,歐美的水平普遍都要比亞洲的水平高一些。
他和張哲都拿過四大滿貫的青少年冠軍。在打這些比賽時,自然會遭遇一些歐美選手,有點體會也是非常正常的。
都打到張哲和吳狄這個份上了,仍然面臨這麼多問題,這麼多困境。
用吳狄的話說,他王一男這個小癟三,這個山裡娃,也就別做那麼多美夢了。還是好好地安分守己地跟著隊裡訓練吧。
……
王一男是迷茫了。
從參加球童訓練營至今,已經三個多月快到四個月了。
體校雖然有文化課,但和普通高中以升學任務為目標的教學,根本就不能比。更何況因為訓練和比賽,他連這種文化課都沒有好好學。
如果網球這條路走不出去,文化課再耽誤了,豈不是雞飛蛋打?
張哲、吳狄他們優越的家境能繼續讓他們折騰下去,也折騰得起。可他王一男卻折騰不起。
他是全家唯一的男丁。選擇那條路不僅是自己的命運問題,他還擔負著全家人的希望。
……
王一男也沒有想到,剛來兩天就請假,竟然還這麼順利就給假了。
從一個側面似乎也驗證了那幾位老大哥們的話,他在這裡根本沒有人把他當回事。
王一男沒把自己請假的事告訴任何一個人。
這種事只能自己拿主意,父母都參和不上。
他把一向都不離身的球包都留在了公寓裡,自己只背了個雙肩包,帶了牙具等旅途必備的一些日常用品,就登上了去昆城的火車。
或許楊麗娟的選擇才是正確的,然而自己還能回到普通高中嗎?
如果真還能回到高中,這幾個月賺的這點錢,學費倒是不成問題了。
王一男這麼一想,心裡還忽然就敞亮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