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啟程前,王一男問娜塔莎,到了墨爾本能不能還像在中網一樣,把他安排在中心球場。

娜塔莎意味深長地笑了。

王一男終於有些企圖心了,這才是一個男人該有的樣子。

此時王一男看向她的目光,已經沒有了往日的拘謹和羞澀,甚至還有了些許的放肆。

娜塔莎能感覺到王一男現在的目光,似乎已經能剝開她的衣服。自己在他面前似乎已經是一覽無餘了。

她沒有惱怒。

只是有一些星星點點莫名其妙的遺憾。

一種類似於被人捷足先登的遺憾。

她告訴王一男,一開始就上中心球場,對於一名外國球童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只要他表現得足夠好,機會總是有的。

因為在評判和篩選球童這方面,澳網和中網是一樣的。

隨著比賽的程序,既有一輪一輪的球員被淘汰,球童也同時在一波又一波地被淘汰。

淘汰的過程中,自然也會有一些表現優異的球童被發現而浮出水面。這些被發現的優秀球童,就極有可能被重用而被選派到主賽場甚至中心球場。

就華夏球童而言,如果和澳洲本土球童表現一樣好,就會被優先選用。因為華夏球童代表的是一種異國風情。若能出現在中心球場,球童所代表的這些華夏元素,無疑也是中心球場的一道靚麗風景。

所以主要還是要看王一男在前幾輪的表現和機遇了。

當然,娜塔莎自然也會表示一下,要儘量為王一男去爭取這樣的機會。

畢竟兩人的關係,和其他球童相比,怎麼說都還是更親近一些的。

……

在候機大廳的時候,王一男和米雪又見到了張哲、吳狄和王薔。

雖然之前透過電話簡訊已經知道他們也會去參加青少年的比賽,但親眼見到他們幾個還是非常的高興。

但礙於雙方都有很多同行的教練和各種官員,他們幾個只是互相招了招手,擠眉弄眼地搞搞怪,並沒有說話。

澳網是亞洲級別最高的綜合性網球賽事,同時也是亞太地區唯一的大滿貫賽事。

隨著中網在2004年的首次舉辦,中網和澳網在各個領域的合作也在逐步深入。比賽期間互派球童專案已成為雙方交流合作的核心。

此次雖然只有四名球童參加澳網的服務,但中網還是派出了較高階別的官員同往。

比如中網公司執行長段剛,中網聯合賽事總監托馬斯羅斯等等。

然後,王一男又發現了更多的華夏網球運動員。

及至登機後,他終於發現不只是那些青少年選手,就是李娜,彭帥,鄭潔,晏紫,李婷,孫甜甜等等華夏網球的金花們竟然也和他們同機。再加上國家隊一眾教練、工作人員和官員等等,他只粗粗一看,就覺得足有百十號人,幾乎就佔據了了大半架飛機的座位。

有了上一次飛東京的經驗,這一次王一男就沒有表現得那麼新奇,那麼山炮了。

只是身邊沒有了楊咪和黃教練,他總覺得缺少了些什麼,有些空落落的。

更重要的是,所有的瑣事都要他自己來辦,來處理了。他也非常不習慣。

雖然米雪和娜塔莎都在身邊,但他覺得這兩人和楊咪都不一樣。

楊咪就像楊麗娟一樣。在生活方面,自己似乎和她幾乎沒有什麼顧忌。想說就說,想做就做,而且很多事情楊咪都會想在前面,做在前面,根本不用他操半點心。

而米雪和娜塔莎,和這兩人之間的有些話題雖然可以十分深入,但生活方面的事,與這兩人似乎卻搭不上半點關係。

更別提讓這兩人來照顧自己了。

……

米雪和另一個女球童就坐在王一男的前面。

兩個女球童中間坐著一名中網的女性官員。

後面的王一男和另一個男球童中間,則坐著娜塔莎。

儘管王一男的身材雖然還有些單薄,但乍一看已經和一個成年男人差不許多。

然而,他似乎仍然是屬於被保護的少年兒童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