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獨家贊助的網球賽事,所有的比賽程序幾乎都在按著郝駿的營銷計劃推演著。

到了臨近收官階段,竟然還冒出了意外的驚喜,四位青少年冠軍選手竟然還都是好朋友!

郝駿自然不會浪費這個大好的營銷炒作機會。

反正是摟草打兔子,捎帶著而已。

於是當王一男幾人來到這家幽深典雅的私房菜館時,不但見到了郝駿,還見到了一些長槍短炮的記者。

只是一些擺拍。

前後不超過二十分鐘。

記者們甚至都沒有提問一句。

郝駿總會把事情拿捏得恰到好處,不會讓人產生絲毫的厭煩和反感。

被邀請的五位少男少女中,郝駿對米雪自然是最熟悉的,對張哲和王薔也不陌生。

唯獨和王一男以及楊咪二人是初次相識,郝駿的話題自然就對他們二人多照顧了一些。

不知是客氣還是由衷,郝駿對王一男的打法尤為欣賞。

王一男也發現,郝駿對男子網球的看法,和黃教練竟然是出奇地一致。

郝駿表達的大體意思是,男子網球力量是根本。技術、意志品質和閱讀比賽的能力都缺一不可。

甚至女子網球他也十分推崇力量,並且以大小威和其他優秀選手之間的戰績來舉證。

對男子選手,他舉例了美籍華裔張德培和亞洲頭號選手印度的斯里查潘。(謝謝書友提醒,斯里查潘確實是泰國人,是我憑著主觀印象給搞錯了。)

張德培十七歲零三個月就奪得了法網冠軍,生涯也只有這麼一個大滿貫冠軍。

因為法網的紅土,考驗運動員的移動速度比考驗力量更多些。這其中他還舉例了連續三屆獲得法網冠軍的最小個子海寧。

而印度的斯里查潘則是亞洲力量型的典型代表。之所以沒有取得更好的成績則是他的意志品質和心理素質簡直是太糟糕了。

此外還有美國的大炮羅迪克,也是力量型的突出代表,他的大力發球幾乎讓每個頂級選手都無計可施。讓每個看過他比賽的人都印象深刻難以忘懷。

而他極差的綜合技術和心理素質,也只能讓他曇花一現……

郝駿的凡此種種,無非是在驗證或者論證他的觀點。

郝駿在表達完了對王一男的欣賞和寄予厚望後,還沒忘了將楊咪一軍,或者說是將了柰克中國一軍。

也不知是真的假的。

“如果今後一年內柰克還侷限在現有的贊助條件,他將獨家贊助王一男去接受更好的訓練,更高階別更高水平的訓練和培訓……”

郝駿想這麼做的的理由是,華夏網球的整體水平就不是很高,尤其是男子網球。

即使有天賦極高的運動員,在低水平的教練指導下,不但難以出成績,簡直就是在扼殺天才……

從國家到地方,至今還沒見有聘請外籍高水平網球教練的舉措。

所以,只有讓運動員走出去,去接受國際高水平教練的指導,去接受並適應國際一流水平的訓練環境和比賽環境……

郝駿說了這麼多,其實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了。

國內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甚至可能就沒有。

華夏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絕不僅僅是網球的千里馬常有。

除了國球和羽毛球之外,其他的大小球似乎都很需要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