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6【流水席】(第3/4頁)
章節報錯
老爹老媽稍稍商量了兩句,就立刻決定,兒子既然考上了大城市的體校,還得到了一些大公司的贊助,這麼喜慶的大事,一定要和全村人同樂。
否則心裡的這股子喜慶勁,根本就沒地方釋放。
一家人立刻就行動了起來,為明天的流水席開始準備。
其實在王一男回村之前,後窩村的楊健,也就是楊麗娟他爸,已經來王一男家通風報信了。隨後村長和幾個村幹部也紛紛前來道喜。
陶敏那篇文章在《南方日報》發表後,第二天《光明日報》和《人民日報》就進行了轉載。並配發了社評。
雲滇省轉發這篇文章的力度更大。
從日報、晚報到到各類都市類、市場類報紙幾乎都進行了轉發。
省市兩級電視臺也開始聯絡前窩村村委會,商量著怎樣才能把攝像裝置搬進山來……
《南方日報》記者陶敏六年如一日資助王一男的事情,也被萬能的媒體給挖了出來。
於是陶敏也成了新聞人物。
陶敏數年如一日資助貧困學生的善舉,被各級媒體極力褒獎。就連天佑保險公司的體育幫扶行為也跟著沾了光。
這一波被媒體炒起來的熱點話題,隨著話題的逐步深入,就漸漸集中到了兩個方面,
一是對老少邊窮地區貧困學子的資助方式方法。
二是如何挖掘體育人才問題。
第一點屬於老生常談。
因為從國家到地方,從國際機構到各類民間組織,對貧困地區學子的資助行為就從未停止過。這一次的討論不過是如何查缺補漏,進一步完善而已。
此外就是如何打擊那些藉著幫扶行為,打著扶貧旗號而行不法之事的惡行和黑惡勢力。
隨著這一波話題的討論和傳播,在全國範圍內又掀起了一股新的扶貧熱潮。
一些體育機構也把挖掘體育人才的目標,瞄向了雲滇省的一些大山深處。
十多億人口的大國中挑出來的十幾個人,踢球竟然踢不過幾百萬人口、甚至只有幾十萬人口中挑出來的十幾個人……
根本問題雖然都心知肚明,卻不敢明說直說。
但人才的選拔挖掘,卻不可廢止。
貧寒出身的運動員,似乎更容易出成績。
從大中華笑傲國際田徑賽場的馬家軍,到球王貝利、拳王泰森,以及足球賽場上的羅納爾多、魯尼,甚至那些常常包攬馬拉松前幾名的非洲選手,都是些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的勵志典範。。
這些體育機構的舉動和措施並沒有完全付諸東流。
其後雲滇省的大山深處,還真就被他們挖出了一些短跑健將和拳王。
只是踢球的那些人,無論個體多麼天才多麼優秀,最後都泯然眾人不說……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這波熱潮中最直接受益的,當然還是前窩村和後窩村的那些孩子。以及雲鶴鎮初級中學的那些貧困學生們。
有更多的機構和個人,把扶貧和資助貧困生的目標直接就鎖定了這裡。
學校的老師和村民們都希望,但願這股子扶貧熱潮不再是一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