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跑得再遠也要回家來。”

“即使遇到了其他的什麼人,也過不了我們姐仨這一關……”

山裡的女孩子,似乎比男孩子成熟得更早一些。

吃飽喝足後,王一男用一曲歡快的《百鳥朝鳳》,把大家昏昏欲睡的慵懶就立刻都給攆走了。

……

到了鎮上的長途汽車站。

臨上車前,散巴他們幾個都有些怏怏不樂。

以後可能再也吃不到野兔了。就是鳥鷹、老鼠和蛇,也可能都吃不到了。

王一男揉搓一下幾個孩崽子的頭,“等我再回來,一定給你們帶好吃的,好玩的……”

走到楊麗娟面前,楊麗娟低著頭,眼睛有點泛紅。

王一男站了一會兒,不知說啥好。

伸手摟過楊麗娟的肩頭,就輕輕抱了一下。

王盼娣見狀,立刻大叫,讓散巴他們幾個轉過頭去。

她自己也轉過了身子。

王一男這一抱不打緊,楊麗娟把頭埋在他懷裡就哭出了聲。

……

王一男此行的目的地是北京。

中網球童集訓的地點就在中網的舉辦地,也就是位於北京市豐臺區光彩路1號的北京網球中心。

直到2009年,中國網球公開賽由北京光彩網球中心搬遷到了奧林匹克公園網球中心後,為了有所區別,這個網球才開始叫光彩網球中心。

雖然體校根本就不存在什麼暑假,但王一男的情況有點特殊。

要等北京這邊的中網公開賽結束後,他才能去廣州的體校報道。

兩百多個球童加上幾個培訓師和工作人員,幾乎就包下了光彩網球中心附近的一箇中檔酒店。報道的當天,所有球童就都配發了比賽服務時所穿的上裝、短褲、帽子和鞋子、襪子以及工作牌、墨鏡、領結、手環和專用水壺等。

這些十件套是每個球童必備的物品。球童們其他的個人物品都嚴禁帶入場內。

球童的禮儀和規則,在廣州的訓練營時王一男就已經滾瓜爛熟。所以他幾乎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英語和法語上。

念初二時,陶敏就建議王一男以後嘗試著用英語給她寫信。

陶敏每次回信時,就會指出他上一封信裡哪裡有語法錯誤,那個單詞用的不夠恰切,等等。

就是這樣每週一封的英文信件,不但讓王一男一直保持著較高分數的英語成績,還學到了很多教科書上學不到的東西。

然而遺憾的是,不僅王一男沒有任何一件視聽裝置,就是雲鶴鎮初級中學,英語教師想給學生們播放一首英文歌曲的條件都沒有。

城裡有的同學甚至可以透過背誦歐美大片的臺詞來練習聽力和口語,王一男他們根本就想不到不說,連大片是個啥東西很多學生都不知道。

王一男的聽力和口語就可想而知了。

教他們網球英語的是一位來自澳大利亞的年輕外教。

還是個金髮碧眼的美女。

澳大利亞的國民看來也是非常重視國際形象了。

“中網青少年網球交流計劃—網球無國界”是中國網球公開賽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共同發起的中澳青少年網球交流活動。

球童的互換交流,也是這項交流活動的內容之一。

從中網球童的選拔,到中網開賽期間球童的表現,澳網都會派出代表,在中網比賽期間對球童的表現進行評估。

這些代表在每屆中網公開賽後,都會從中選出最優秀的六名球童。這六名球童將於次年一月澳網開賽期間奔赴墨爾本,服務於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