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盤,也就是決勝盤,由吳狄先發球。

吳狄在發球線拍球準備一發時,身後有人把他喊了過去。看吳狄在那人面前唯唯諾諾的樣子,王一男猜測那人如果不是吳狄的父母家人,就應該是吳狄的教練。

王一男也不由自主地把目光轉向了黃教練。

黃教練衝他不易察覺地輕輕搖了搖頭。

透過前兩局的比賽,黃教練已經對王一男在第三盤取得勝利不再懷疑。

如果王一男一心想要取勝的話。

黃教練一直在內心裡分析著這兩個人。

兩人的技術、手感和和預判等等,在這場比賽中似乎都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王一男的發球似乎也不是最主要的。

最主要的應該是王一男那種全力進攻的心氣兒。

平時的王一男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老老實實而純樸的鄉下孩子,卻又不乏一些乖巧的機靈勁。

但是在這兩盤的球場上,黃教練卻再一次感覺到了王一男在體測衝刺時的那種瘋狂。

球場上的王一男更像是一個瘋狂的鬥士。

一個竭盡所能,隨時都在尋找進攻機會的鬥士。

鬥士似乎還不夠準確……

他更像是一個不把對手置於死地而絕不罷休的死士。

對的,就是死士。

黃教練直到王一男二比零完勝吳狄後,才得出一個類似這樣的結論。

吳狄似乎正和王一男相反。

黃教練在王一男那場球童實戰演練時,就對吳狄的打法比較欣賞。

底線防守為主。先竭力確保不失球,再以底線技術伺機反攻……雖然貌似保守,打法也沒有絲毫的觀賞性可言,但卻不失為一種最為穩健的打法。

就像國足一貫最擅長的防守反擊……

一支進攻乏力的球隊,即使被動防守也只有捱打的份,球門被破就是個時間問題。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黃教練一直都認為類似吳狄的這種打法,才是攻守兼備最為穩健的。

如果黃教練能從國足和西甲聯賽上去找找原因,或許能更早一些發現問題所在。

在小球與大球跨界的球迷原本就不是很多。

還想讓一個小球教練去跨界琢磨大球……

太扯。

……

王一男明白黃教練搖頭的意思,卻有點不甘心。

其實王一男對吳狄也根本說不上有什麼恨意。

“雖然狄是我媽的姓氏,但狄這個字的本身,也有拿著武器帶著狗,去獵殺的意思。我就是要獵殺網球場上所有能碰上的獵物!”……

兩人第一次見面時,吳狄自我介紹的這段話王一男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