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狄不停地向王一男要球,拿到球顛了兩下就隨意丟到了地上,繼續要球。

王一男也就一次又一次地把球餵給吳狄。

幾次三番,場邊就開始出現了嗡嗡聲。

吳狄耽誤了大家太多的時間。

王一男卻覺得吳狄是在給自己創造更多的表現機會,更多的出鏡機會,心裡暗喜。

因為他在遞球過程中也覺得很好玩。

丟擲了球,看著球一跳彈起後,和自己預估的高度和距離相差無幾,這種感覺有點享受的味道。

他甚至惡作劇地嘗試著,把球剛剛好喂到吳狄的襠部……

當然那也是吳狄最舒服的接球位置之一。

只是他在頻繁地喂球之後,就要不停地去撿起吳狄隨意扔在地上的那些球了。

然後還要一次又一次頻繁地給吳狄遞毛巾。

……

雖然過程有點狗血,有點……但王一男還是沒有任何爭議地就進入了下一輪。

米雪也是波瀾不驚,和王一男一樣都順利地進入了下一輪的備選隊伍。

其實如果按照中網協這幾個官員和他們培訓師的意思,像王一男和米雪這樣的,就應該直接被中網選中錄用了。

即使還有更多更加出色的球童,這兩人也是必須要錄用的。

因為這兩人的形體和顏值。

任何代表一個國家的賽事或其他一些什麼國際性活動,無論是場面還是參與人員的個人形象,都代表著一個國家民族的尊嚴和形象。

專業技術能力的高低雖然由不得自己,但關於臉面形象上的事自然卻是可以把控的。

當然要高大上,還要精益求精。

寧可賠錢賺吆喝,打掉牙也要嚥到肚子裡。

這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卻是必須要掙回來的。

誰讓咱家底子薄……還是個曾經強盛至極的大國呢?

……

即使這兩人在規則技術上還有些不足,畢竟在中網正式開拍前還有一個多月近兩個月的正式集訓時間,利用這段時間開始查缺補漏,足矣。

何況這兩人還幾乎就是挑不出任何毛病。

但一切還是要按照既定的程式走。

所以王一男和米雪在其後繼續進行的實戰檢驗中,也就相對清閒了起來。他們只是等著來自中網協的那些培訓師們最後的裁決而已。

……

中午吃飯,米雪端著餐盤坐到了王一男的對面。

“你覺得吳狄怎麼樣?”

王一男沉吟了片刻,若有所思地嚴肅臉說道:

“他太依賴底線技術了。幾乎一直都在底線對拉,嚴重缺乏主動的進攻。穩妥有餘,攻擊力缺乏。發球的力量太欠缺不說,一發成功率也是太低……”

米雪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