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引鳩止渴埋後患(第2/3頁)
章節報錯
相當於飲鳩止渴!
營帳之中,不乏聰明人,已經猜到了這種心思。
這件事情,蔡瑁沒有與任何心腹商議,也就是說,荊州的情況恐怕已經壞的連他們都不能知道了!
既是如此,還有什麼猜不到的?!
情況很糟糕,而且還會更糟糕!
而這種心態上的相互猜忌與小心翼翼,才是真正分崩離析的開始!
眾人駭懼,沒有人說話,就算是休整,疲累的原地休整,也是閉上眼睛,也恨不得要睜開一隻眼睛的,手邊兵不離手,鎧甲不脫,並且隨時準備應戰!
此時的蔡瑁頗有些曹操處於絕境之時對於身邊之人猜忌的樣子!
其實蔡瑁原本並不是這樣的人,而一個人的改變,要看他到底有沒有處於最最絕望的絕境。
任何一個人到了這種前無路,後有追兵的時候,都是會性情大變的。
只不過曹操行事更加縝密,遠比他更高明,而他卻拖泥帶水,留有痕跡,隱患反而更深了!
這就是瞻前顧後,行事沒有周密的後果。
他一旦開始連心腹都防備起來,像個隨時能滅口的人,連心腹想與他獻計也不太敢了。蔡瑁可以主動說,但他們卻不能主動去提。
而這他親手種下的離間的種子,縱出了惡,在這回程的途中,埋下了很多的隱患!
與他相比,呂青則顯得氣定神閒。
他只是遙遙的跟著,不遠不近,既不逼迫的過緊,也不會讓蔡瑁跑的沒了影!
夜間,他帶著他的人也在休息,斥侯卻來報道:“有馬蹄聲來。”
呂青一凜,道:“有多少人?!”
斥侯道:“不多,約有幾十到百人左右!”
“必是蔡瑁後軍,”呂青想了想,道:“既不是大軍,便不必興師動眾,準備捕網!”
他的兵都極驍勇,年紀也不大,聞言很是興奮。充滿著少年的意氣與興奮。為何呂青將的兵都是少年兵呢?!這就要從他的年紀說起了。
老兵油滑,俗稱兵油子,吃飯第一名,打仗就是不行,為何呢,在戰場上,有些老兵特別會明哲保身的那一種。而這一種都油滑慣了的,就是混兵戶專業戶,呂青年紀少,老兵會欺他年輕,不肯出力。所以從一開始組兵的時候,郭娘子為他挑的兵,都是有才能的,年輕的,想要建功立業的意氣風發的少年兵,最美就是少年,熱血仍在,心中志氣尚存。作為先鋒營的兵最是合適不過的那一種!
而老兵,都是郭娘子帶著呢,也只有她,才能鎮得住!
軍中是個複雜的生態,不是說你有本事,有作戰的本領,可以帶兵立功,就一定能徵得人心了。不完全如是。就像呂青,因年少,軍威不夠,很多兵油子,就不願意聽他的,或是表面附合,背地裡不出力,或是使絆子,欺上一欺,當然也不可能是明著欺,畢竟等級分明,這種欺,就是你講東,他講西,你說要馬上去,要快,他卻慢吞吞的,還要質疑你,與其它兵說你作戰有問題,影響軍心士氣。但凡出現這樣的一個,整個的先鋒營計程車氣都會受影響!
對付這一種,就是殺,殺到見血,才能立下軍威。但顯然,呂青目前還不能如此的。因為他依舊不能完全服眾,還需要時間的沉澱。
對付這一種,只有郭娘子,張遼,以及高順這一類帶兵極猛,又捨得下刀的人,才能震懾得住。
目前的呂青,還是欠缺一點!不過他還年輕,一切皆有無限的可能!
來人正是甘寧,他心情複雜的從郭娘子手中逃脫,一路疾行,想要追上蔡瑁的大營,不知為何,越近反而越猶豫了。
雖然猶豫,可是,去還是要去的!
“前方有敵營,”身邊兵士來稟,道:“有火光,遠觀旗幟,應是徐州兵營!”
甘寧吃了一驚,他的人都被郭娘子襲營時失散了,後來蒼惶逃出,也只收集得百餘人,如今手上人並不多。
戰與不戰,他也不傻,這百餘騎,與呂青的驍銳營對戰,沒什麼勝算!
他猜應是呂青,郭娘子既然在後方,而馬超被張飛給燒了營,現在的還能是誰?!
他心中明白,恐怕今天蔡瑁撤營,根本就是在徐州大營的預料之中,否則這裡出現的徐州先鋒營,說不通。
既然就是來阻截蔡瑁回荊州,那麼,就是早有戰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