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路遇張郃默相讓(第1/3頁)
章節報錯
竟然暗算至此,籌謀這件大事至此,而她竟毫無所覺,也是該死。她心中有自責,有無數的憤怒!
可是,第一反應,就是一定去救。然後直奔許都,叫曹賊再有兵,也前後不能相顧。她做絕了,方能回應這種算計!
他兩面都要!
呂嫻絕不會放棄呂布的!
絕不能!這不是意氣用事,而是必須得以保全,方能力保北方大業能順利進行!
呂布,她的老爹,可千萬不能有事。倘若真的出了事,她必與曹操撕破臉,你死我活。誓分生死。
若是呂布無事,進了許都,也許還能和和氣氣的瓜分天下,還能有得談,取得暫時的和平協議!
她在得到張遼訊息的瞬間,心中已經有了全部的盤算。
這幾乎是下意識的設想到了的最好的局面,最不壞的局面,以及最壞的局面。
而最壞的局面則是,他們父女若都亡,她留下的人,必斬司馬懿。
賈詡和陳宮也必得到訊息,對司馬氏斬盡殺絕。然後徐州經一番洗牌,或保呂英為幼主,或……另擇主。
若選呂英為主,在他們父女之餘蔭,忠臣良將的保護下,徐州定能得一時之安!
她更知道,臧霸一定會把她的兵馬,這些實力兵全部帶回徐州去,有這些人馬在,徐州的根基就在!而軍兵實力,才是這個時代,甚至是和平時代唯一的根基。雖不一定要用到它,可是知道它在,權力就在!
呂嫻將一切利弊,情況的好壞全部都想好了。
所以她才會這麼短的時間內做出決定,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情義有時候它是會束縛人,害死人,可是不能說因為有人因它而死,而否認它是個好事情。就像水火雖無情,可是它們的存在,才讓人類活的更好,人之所以為人,缺不了這個東西。
呂嫻並非是意氣用事。她必須得這麼做。這是思路清晰,快速的設想中,所做出的決斷。也是由著本能做出的決斷。
也因為毫不猶豫和本能,趙雲才深深的欽服於她。哪怕他依舊對呂布保留一點小小的意見,可是對呂嫻,他是心服口服的。
也正因為了解,所以臧霸才沒有狠攔。因為他更瞭解,呂嫻就是這樣的人,做了決定,必要有所行的人。說到未必能做到,但只要去做,才是懾人之本!
呂嫻與臧霸之間有著默契。她沒有交代太多,其實未竟之言,她的本意,已經交代給臧霸了。
萬一,她真的死了。
臧霸也會盡忠事,做他該做的事。
以他的能力,又有許多根基的人在,穩住徐州,不是難事。臧霸本就是泰山之主,他若壓陣,便是代表了他的態度。
不會有任何問題!
君臣之間就是如此。生死不知。也正因為有超脫生死的覺悟,才沒有所謂的永恆,變故隨時會來,而他們也得做好臨時道別,甚至可能再不能相見的準備。也正因為有這番覺悟,才不需要多言。只有默契!
所有的事情,尤其是戰爭,哪能事事讓人有所準備才發生?!
就在你不經意的濛濛的時刻,來猛然一擊,而身為漩渦中的人,只能奮力去爭,而未必有時間可以道別。
無常,遍佈世界和人生。
而此時的張遼正在奮力的押著大軍欲去與張虎匯合。他憑己指揮之力,力撐全域性,便是馬騰和張楊也都服氣。
急趕兩日,終於在夕陽時,在約定地點見到了張虎。
張虎眼眶微熱,道:“父親!”
見張遼無事,張虎才鬆了一口氣。
“可有變故?!”張遼與他交換資訊。
張虎方正色道:“袁紹命郭圖率大軍前來圍堵父親,郭圖令張郃隨從,張郃不從,眼下郭圖已釋出叛令,命全軍見張郃立殺。張郃來送了信與兒子,方才急得脫。父親以為,張郃心意如何?!”
張遼受了張郃的好,道:“只怕在權衡曹營與我呂營,不能做決定,否則已來投奔。”
張虎皺眉。
“此事先放下,急脫身要緊!”張遼道:“女公子已至白馬,我等要急趕去與之匯合!若與女公子匯合大軍,哪裡還怕什麼袁軍追殺圍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