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章 袁尚棄冀奔幽州(第1/3頁)
章節報錯
“發令!全面進攻!”曹操道:“奪下袁紹大營,方不負樂進之勞苦!”
“遵丞相令,吾等定不負樂進之功。必奪袁營,叫司馬懿為我軍作嫁衣裳,為樂進報仇!”諸將齊齊宣誓效命!
曹操痛失樂進,心裡不是滋味,一面又感慨這張遼真是當世猛將,可惜非他麾下所有。
這個人,真的又掐斷了他所有的戰術,所派去的攔截司馬懿和張遼的兩支都無功。還摺進去了樂進。曹操便知,此人當避其鋒芒。
而現在雖樂進死了,卻不能報仇,甚至不能公然聲張,為樂進討回公道,這才是最憋屈的。
他甚至需要在戰略一事上,對呂嫻有一個解釋,否則,盟友關係立碎,在陣前便要互相廝殺。
荀攸道:“主公!還須忍!”
“忍!”曹操當然知道荀攸在說什麼,道:“給呂嫻送信,只說前線誤傷,我方折了樂進,既折了樂進,張遼之事,便不提了!她是聰明人,也沒吃虧,不至再提。定會以滅袁事為重!”
曹操憋屈。呂嫻哪怕心裡鬱悶,那不也得忍一忍?!再怎麼著,也沒他難忍。能去信解釋一番,就已經是給了面子。他也很難忍了。
攻袁策略早早就籌謀重重,推演過無數遍。只等一個時機。而現在這個時機終於到了,只要按既定計劃施行便可。
烏巢糧草一失,袁軍士氣喪盡,哪裡還有什麼心情抵抗?!
“即刻發信與官渡,命曹仁立即進攻!”曹操道:“許褚,典韋,徐晃三人從黎陽直攻袁紹大營,若遇顏良文丑,即可殺之!今日非同往日,袁軍士氣已喪,便是此二人共戰汝三人,也未必可勝!攻人攻心,如今我曹營必趁其勢衰,可一舉攻破,必勢如破竹!”
“遵丞相令!”眾人領命。
三人終於等到了這個機會,候了這麼久終於等到了雪恥的機會,怎能不盡力而為。
樂進之死的悲痛依舊在心,化為更深的怒痛和動力!
曹操又親領一軍,從側翼輔攻,並指揮。
曹營幾乎傾巢而出,只荀攸留營指揮,看守大營。
因烏巢一事,北方戰局有了極大的變化!
而此時的冀州,袁尚於野外流浪很久,吃盡了苦頭,才終於掩人耳目的到達了冀州。這其中的苦不堪言,簡直無法與人言。沒有軍隊為佐,光憑几十騎,想要火速的避過搜尋的耳目回到冀州是何其艱難,這在雪地裡的苦,真的與在大軍之中不能比,沒吃沒喝,挨冷受凍還是輕的,最重要的是擔驚受怕,效率低下,哪裡及得上在軍中一呼百應,劍指立達的效率?!
不光要吃這些苦,還有攔截的人馬,除了曹軍在暗中找他,竟還有青州人馬,袁尚根本不敢相信青州的人來找他是為了救他,他不得不避開一個又一個的坑,因此這路上,耽誤的何止是一日兩日,為了避開追殺和攔截,當真是吃盡了苦頭。
若非有深知兗州事務的投靠的那曹姓官員相助指路,只怕他都回不到冀州了。
正因此,袁尚才更怨憎袁譚,不止是怨他不救,更恨他欲落井下石,不懷好意。
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到達了冀州。
原以為,回了冀州就能安全了,他設想中最糟糕的情況無非是威望盡失!哪怕再無以前的威望,但只要他還是袁紹之子,他就不會輸。而唯一需要操心的是怎麼重新獲得父親的信任和如以往一樣的寵愛。
無非是討好而已!
有時候未必是賣聰明就能獲得父親的疼愛,身為人子,賣慘也一樣能達到效果。他都想好了,只要回了冀州就寫一封聲淚俱下的信給袁紹,說他怎麼被坑慘了的,怎麼隊友不給力,袁譚不救,在路上怎麼慘就怎麼哭怎麼寫……
這一種反而能獲得袁紹的憐惜,能消消他全軍覆沒的怒火就行。哪怕袁紹一時怒不得消,只要鍥而不捨,他照樣能夠重新獲得他應有的東西。
他以為一切依舊唾手可得。可是萬萬沒想到的是,當然狼狽逃回冀州時,才知道呂布來過,奪下過鄴城,審配死了,然後現在是淳于瓊和高覽拿下了鄴城,正在守!
袁尚被這個變故都給弄的驚呆了,發愣道:“……所以趙雲是引我離開,然後呂布前來攻鄴城?!”
身後狼狽不堪的幾十人也驚呆了,訥訥道:“便是如此,呂布也沒能守得住鄴城。”
“公子,恐怕公子不可進鄴,審正南已死,鄴城已非往日之鄴!”身後一謀士嘆道。
什麼意思?!眾人都沉默了,倘若還是審正南在,他們進鄴,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可是現在淳于瓊和高覽守鄴。
這二人到底是什麼心思,誰能知道?!
呂布來過,這鄴城必定是換殺過一批人了,他袁尚的名頭還好用嗎?!
萬一這二人已被袁譚收歸己有了呢?!
再者,他們說不出口的是,倘若袁尚有大軍在手,或是有以前的威望,進鄴就進鄴,便是鄴城有了這種變故,他袁尚依舊壓得住,也有實力和威望能壓得住。可是現在……不好說!
袁尚沉默了,他身後的人更沉默。他們都不敢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