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袁熙甄宓失名節(第1/3頁)
章節報錯
郭圖雖也是袁譚的支持者,然而,總非是辛評親手報仇,他如何能解恨?!
一時哭的肝腸寸斷!
眾人少不得安撫之!
待安撫了辛評,眾人才對袁譚道:“百姓依賴長子,然王公貴族多愛幼子,卻忌憚長子,威懾其威望,哪能不忌憚,便是無此事,恐怕主公也不喜將軍多矣。不必以此為悲。因為父愛而有堅心,恐怕也是扶不上牆的絲蘿。”
“雖不為悲,終究懼父親。父父子子,君君臣臣,若是如此容易便好了!”袁譚蹙著眉頭道,“正因知道父親不喜我,有不平,更有不安。唯恐有削我羽翼之心!”
畢竟這事也不是第一回發生了!
心腹謀士道:“吾等以為大可不必擔心。如今袁熙慘敗,袁尚不知所蹤,無人去救,三子只存長子得志,此時正是軍心渙散之時,無論如何,主公眼下都不會妄動將軍。”
袁譚聽了心稍安,道:“只怕以後,若父親召我回身邊,譚不得不聽從!”
自上次的事件以後,袁譚對於回到袁紹身邊這件事已經心存陰影了。
他怕不救鄴城和袁尚之事在袁紹心中存了根,袁紹現在不算帳,將來算帳,必要將他召回,束縛在身邊,束住翅膀,削去羽翼,那時他可如何是好?!必生不如死,任人宰割。
這份恐懼,身為長子的他,心裡百般不是滋味。竟也生了份殺意,當然,他沒那麼叛逆到對袁紹生出此心。而是止不住的對袁尚……
當然,做是不能做的,至少眼下不能做。
袁譚只能忍。他便是無法無天,也絕不敢對袁紹生出什麼殺意來。
只是,若去了袁尚,或廢了袁尚,父親不得不,或者說是不得不被迫依賴於他,這不也是好事麼?!
他不也能夠心安麼?!
不過到底是沒有徹底的發瘋,或喪心病狂到敢派人去殺袁尚。說到底,這份兜底的東西不能撕破,倘破了,恐怕所謂世家,所謂袁氏之基在百姓心中的威嚴是徹底的去了。看看!不世之家兄弟相殘至此,還能做什麼表率,統帥天下兵馬,並謂之以義!
威嚴一失,再強悍,又怎麼能夠彌補的回來?!
儒家那一套,令人不耐,然而的確是能約束住一些有狼心野心的人。不至叫中原的人發了瘋,最終突破人倫。
如果如此,這所謂中原文明,其實與野蠻人,或是野獸有何區別!?
所以,這是底線,哪怕袁譚有時候也會想到這個點子,也不能做!當然,袁尚有時也恨不得弄死袁譚,也不能直接做。都是背地裡悄悄的插刀使絆子而已。都是側面對對方下死手!
不死不休,是不假。但是有些事,在袁紹還在的時候,是不能這樣放肆的。
謀士們豈能不知他的擔憂,便道:“屆時,將軍可不聽從也。兵來將擋,水來土淹,主公又能如何?!”
眼下也只能如此。走一步看一步。當初出鄴城以後,他是真的嚇破了膽,反正那時已下定了決心,絕不敢再去袁紹身邊半步去。
不過現在父親還依賴他防守青州,共對曹軍,那麼既便有什麼想法,或是想要削他的權,至少現在是不會做的!
正說著呢,斥侯送來袁紹的信,袁譚看過,冷哼了一聲。
謀士們接過來看了一眼,信中大罵了一通袁譚,叫他去接應袁尚,然後叫他防禦青州,準備隨時聽調令,對付曹軍!
當然了,罵歸罵,袁譚是看了不痛不癢,只恨袁尚。只說去救袁尚,得了吧。他打死也不救。況且父親還派了人去撈他。因此袁譚看過便像沒看過一般。只道:“……戰事恐在即矣。”
眾人都肅了神色,道:“然矣,眼下備戰要緊!守住青州,不得叫曹軍冒犯分毫。”
袁譚升帳,將軍令一一下達以後,又接到了袁熙的訊息。
本也是常事,但斥侯略有些欲言又止,道:“……最近幽州與冀州略有些流言,不知何起,末將不知當報不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