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呂嫻追辱袁顯甫(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些人,每一個人都是無名氏,生時不曾驚天動地,死時不記名於史,可是他們在天地之間呼吸過,活過,奮鬥過,熱血過,他們的痛楚與興奮,戰功與失敗,都是曾那麼鮮活過。
勝敗很殘酷,歷史更殘酷。
你說,袁氏的功績沒有他們的一份嗎?!當然有,可是,袁氏真正的功績又全是他們的創造的嗎?!那也不是!
歷史沒有公允,只有少數人留名於青史,或褒可貶,而他們的身後,曾站著無數這樣的人,或生的沉默,或死的沉默,可精神消亡的沉默,或曾為熱血和信仰而戰的沉默,以及心灰意冷以後依舊無名無聲的沉默。
歷名留下的只是累累白骨,而不是他們的感情。
這些無名氏的感情,像一陣風掠過,過了也就過了。在它經過的時候,有人喜歡它來的正當時,可以解熱疏鬱,可也有人嫌它冷的像風鋒一樣尖刻,有人嫌它吹亂自己的發和心,也或有人憎惡它不合時宜的存在和經過……悲喜,何曾相透過呢?!
有的白骨累積而成,成了烈,成了功業,而有些,只是經過。什麼也不曾剩下!
見他們都投降了,臧霸這才與眾將鬆了一口氣,道“去清點人數,收拾戰場。另再增派兩隊去援應女公子。”
諸將應命,自去協調安排。
在剩下的人中,仔細的搜了一個遍,也沒尋到趙雲,無論是生的還是死的都翻了一遍。
臧霸便知道,這恐怕是袁尚故意的詐計了!
謀士等人心中都挺沉重。此時此刻,竟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只覺心中有些沉甸甸的。
他們能說什麼呢?!只能說戰爭太殘酷!
可是他們心中是有數的,有擔當的人,是不會逃的。如果今日是女公子在,她哪怕為了這些人的命,受折辱,彎腰而降,她也會降的。因為她不可能放棄他們這些人的生命,這與多少人無關!
真到了絕境,呂嫻絕不願意先主動拋棄放棄他們。
當絕對沒有生路的時候,而陷入絕境的時候,他們也絕不會讓呂嫻為了他們而受屈辱而投降。這也是他們的決絕,寧願奮戰到底而死,也絕不降,絕不放棄一丁點的生機。
一個有擔當的人,如呂嫻,當有如此氣概。而一個有擔當的軍隊,也當有如此擔當,去維護自己主將的尊嚴。
這或許就是他們之間最大的不同!
而這不同,恰恰是最主斷著他們不同命運的秤砣,在袁尚不斷的權衡利弊,而始終不完全以軍隊的安危為主要或中心的時候,其實,已經顯明他是個為了目的,而只是利用擺佈犧牲自己軍隊的人。所以,他在每一次的失敗或成功,都以意志或是意氣行事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輸面或失敗。
這一點,呂嫻不會有。
風聲烈烈作響,身後傳來無盡的廝殺和哀嚎聲,火光沖天遍野,袁尚身著普通戰將的衣物,身邊僅只百餘騎,沉默著的騎著馬另擇著路狂奔。
他想把身後的一切,遠遠的甩在後面,包括追兵,以及他心中的愧疚。
有人的愧疚是一生,有人的愧疚是一瞬。只要甩開,無視,他就可以當它不曾存在過。而愧疚這個情緒一旦產生,它就絕不是正面的回應和內心的正能量,它是負能量,因為在它產生的時候,它所代表著的涵義就是要犧牲別人!
總有人以為愧疚是很高階的情感,其實大錯特錯。都說君子袒蕩蕩,不負於心。這樣的人,雖唯心而行事,但心內是不會愧疚的。因為他們的行事準則就是此生無憾,不要讓自己愧疚,不負自己與別人。
此時的袁尚既像喪家之犬,也像個逃避內心奔潰狼狽的膽怯鬼,瘋狂的騎著馬,沉默著的想要避開這一切。
他作了欺騙和偽裝,他甚至自欺欺人,穿著的是普通將士的衣服,將自己隱匿起來。他甚至竊喜於天色的黑暗。因為黑暗能夠幫他掩藏身形,讓他能有一線生機,哪怕遭遇攔截,他也有可能逃脫的機會。
不能說他這樣的人沒有良心,因為他真的心痛,也真的愧疚,哪怕只是一瞬,也是良心發作的真實存在過的!
風聲穿耳而過,徒留他身後一片韭菜地,哪怕風聲如刀,既將將這片他留下的韭菜地割留不存,他也絕不肯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