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司馬孤軍懸於鄴(第2/3頁)
章節報錯
莫非是生呂布的氣了嗎?!
一時想勸,竟也不知道該怎麼勸。因為他們同樣知道,司馬懿是說一不二的人。
以往他雖與呂布偶有不和,但大多數是和諧的,不像現在,主公走了,軍師又說一不二,搞的他們有點分裂,現在真的不知道該聽誰的。是直接不管軍師,去尋呂布,還是勸軍師去跟呂布。或者是乾脆聽軍師調遣,無條件的信任他……?
不知道啊!
他們露出茫然和慌亂的神情,臉上還有焦慮。哪怕是在最急的戰場上,都不至於如此。所以將相不和,搞的底下人也是夠夠的。
“背後出此計之人,用盡了心神,極力要促成此事成立,甚至設法切斷了女公子與我們的書信來往,營造出一種逼真的效果。是用了很多心力了。不然不至於連女公子的一封信都沒來。讓主公心憂成真……”司馬懿道:“這就是他們的聰明之處了。然而,要破此計,不在於被迫捲入其中。越是跟著他的調子走,只會越陷越深。而主公要破此局,必須要主動。眼下主公是落入陷阱無疑。而汝等也要去嗎?!”
司馬懿眼神銳利,道:“焉知破局之策,在於背道而馳,圍魏救趙!倘跟著敵方的陷阱,於事無補……”
眾將一聽,頗為慚愧,忙虛心道:“軍師可是已有計於心?!”
司馬懿道:“……自從接到信以來,懿日夜盤算,你們說怎麼會沒有計?!”
眾將心稍安。
司馬懿道:“倘汝等不信於我,現在便可領部下兵馬離開鄴城去追主公。若信我,便留下,不得置疑我下的每一步軍令,上令下達,方能有大成。如何選擇,端看爾等!”
眾將只略遲疑一步,見司馬懿信誓旦旦,再加上早就認可了他的威嚴和能力,因此便都正色道:“末將等聽從軍師調令,絕無不從!還望軍師能夠儘快完成此間之事,與主公匯合!”
司馬懿點首,扶起眾將,道:“我與你們的忠心是一樣的。若非此間之事事關重大,我又何必賭呢?!願上天佑我徐州軍,能夠破危局,儘快與主公匯合!”
司馬懿的威望與人品與人格在這件事情上,也的確是得到了回報和信任。至少他寥寥幾語,已是安撫住了剩下的兵馬,還有留下的戰將的人心。他們也不是沒有遲疑和疑惑。可依舊願意無條件的相信司馬懿。這些全是這些日子以來的積累的信任。
若是別的兵馬,只怕是不可能出現這樣的事情的。
在鬧掰以後,還能保持這樣信任的可能,幾乎是不可能。而這成立的條件是,呂布是個特殊的主公。而司馬懿向來也是深得眾將的信任。覺得他不背叛呂布。
而都不背叛,才是這信任的真正基石。
司馬懿營造出的不得已的隱瞞,也都沒人再繼續追究。或者說是這樣細究下去了。
別人的營中,若出這樣的事,小人言論早已塵囂煙上。司馬懿也早被言殺……
而司馬懿願意賭這一把,又何嘗不是基於虎威軍是一個特殊的兵種!
眾將很快就出去了。
司馬懿長長的舒了一口氣。他提醒自己,千萬別自負的以為自己是可以操控人心的高手。因為,有這一切的根基,並不是因為他,而是他們對於呂布的信任和忠心。倘他自以為是自己促成的這一切,就大錯特錯了。這才是對他而言,更深的陷阱。
虎威軍,總歸是特殊的。特殊在強大,特殊在信任呂布,效忠呂布。所以他為虎威軍的軍師,雖然行事也極端,但也很快令諸將毫不遲疑。
這種威望,並不是他一個人所取得的。或者說,更多的賦與他這種權力的,恰恰是軍師這個身份。而並非是司馬懿這個人。
他得時時清醒,才不會落入陷阱。為此,他需要時時警惕,才不會自以為是這番威望是屬於司馬懿個人的。
高覽與淳于瓊原以為,呂布軍中這番大變故,鄴城一定會亂。不料去觀察的時候卻發現,餘下的兵馬,卻又很快井井有條,秩序井然了。
這二人更是一頭霧水,對視一眼,淳于瓊道:“……莫非呂布出走,是故意作出的姿態?!虎威軍原本就有這個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