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非是帶著他,多分點肉湯與他,真的不算什麼。

諸將不太懂司馬懿的話,不過他們也習慣了聽命行事。軍師的性情就是如此,話一向不會補太全,但只需要按照他的軍令行事,那麼就不出大咎。

既是如此,他們也按習慣,不再多問。

諸將退下後,有謀士帶著酒意進來了,他們也是,輪流哄呂布高興,但同時,事情還是要爭著做的!畢竟,討呂布的好,這是必須的,大領導嘛,得露臉,當幹事不露臉,領功勞的時候可不妥。但是,功勞也是要實幹做出來的。不然在司馬懿這裡不實幹事,沒個本事,在軍師手上還真混不出頭。

因此,他們對於討好溜鬚和實幹事之間轉寰自如,毫無不適。

“軍師……”謀士等人對他更生敬意,道:“先前軍師說,倘若袁熙攻城急不能敵,便與之空城……如今我等不知軍師還有別話說,但請指示。”

司馬懿道:“此次,不料袁熙一敗塗地,完全不能敵我軍,竟能順利,也許城便不用給了……”

眾謀士一喜。

司馬懿道:“只是這城要不要,倒不是重點。要,更好。若不能要,便必須舍……只看程昱要不要取!”

眾人一怔,道:“程昱莫非想要此城?!”

司馬懿道:“誰知道呢?!”

“該不至於吧……”一謀士道:“我軍剛得勝,曹軍萬不至於這個時候來挑釁我軍……”也沒必要啊,與袁熙打的時候,他襲後的時機不是更好?程昱沒有這麼做,那現在就更沒必要了?!

但是一旦司馬懿與呂布之間生隙有了變故以後,曹軍怎麼動就不好說了!

誰知道會不會趁火打劫。

司馬懿並不明說,只道:“……為一城故,不必拋上所有。這座城始終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它只是個過渡。能不失去更好。但真失去了也沒什麼。要為了守它,卻打斷計劃,完全沒有必要!”

司馬懿的目標很明確,要的始終是整個冀州,而不是一座城。

雖然可有可無,但也並非拱手讓人。只是這其中的度,就要看勢行事。

眾謀士便明白這分寸,俱都應了一聲。

雖然還不明司馬懿的全部打算,但是,這一戰之後,原先的規劃也隨事調整了。

這一戰如此的順利,也是他們沒有想到的!

見司馬懿沒事吩咐了,不禁嘆道:“沒想到袁軍如此不禁戰。”

“勇與士氣皆不缺,只缺了運氣啊,”一謀士道:“大約他也沒料到我軍兵何止強,器何止利。”

這一戰對袁熙的打擊不可謂不大,算算他的損失,足有一萬三千餘傷亡之重!真的是重創。便是他再強,也受不了這樣的打擊。這可是毀滅性打擊!

“軍師以為,袁熙下一步會如何?!”謀士道:“鄴城失,旁人不來,獨他來救。然他又慈仁心軟。遭遇此敗,會如何選擇,我等也不知了。”

“他若回幽州,日後再說。他若不回,也無甚用處,沒了他的兵馬,高覽與淳于瓊已不能成事,頂多在城外僵持,無益也!”司馬懿道:“敗局傳回各州和前線,才是袁氏不可承受之重。不急,靜觀其變!”

眾人應聲。

司馬懿私心以為,袁熙這人,有主動攬責之處,但也有隨波逐流之心。他能做到的時候,毫不猶豫的就來了。這是他的處事風格,但事不可為,他也不會強撐,一定會隨波逐流。這個人,以後倒是可用。

只要袁氏敗了,他無路可走,不臣服也得服。

性格軟也有性格軟的用處。若非如此,司馬懿不會放虎歸山!放他回去,制衡袁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