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面一度極為混亂!因為爭搶而逃亡,差點將袁熙從馬上給擠摔下來。

他看著這一切,既猶豫,又混亂,還有嗡嗡嗡的想哭的衝動。

攻城之戰就像臨地建塔,建塔千辛萬苦,交織著汗水和熱血,履步維艱,然而塔毀之時,卻十分輕易而容易!那種崩塌,一瞬之間,如天崩地裂!

都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然而春風一刮過,冰雪消融,只需一瞬之間。失敗,太容易了,瞬間而至,將之前的種種意志全部如冰雪一樣給消融了,取而代之的是恐懼,是逃亡,並且如春風吹過一樣,一點點的將恐懼傳遞了過去。

這一切,都已無法阻止。

袁熙喃喃道“天要亡袁熙哉!”

“將軍!”前後左右的人都湧了上來,臉上帶著急躁,道“事已不可為!我等帶將軍撤退,否則亂軍叢中,可能會誤傷將軍!”

袁熙怔怔然的沒什麼反應,諸將以為他接受不了這樣的變故和失敗,當下也顧不得什麼了,竟是一大力將士,親自將袁熙撈了過來,眾人將他護在中間,瘋狂的往外突圍。

袁熙一走,群龍無首,袁兵本就已被恐懼所佔據,哪裡還能有任何的心神去抵擋這一切?!只顧爭先恐後的往後逃。

一時之間,踩踏而死者無數!這裡,瞬間便成為人間地獄!

那種號哭,叫人聽的悲愴!

而城上司馬懿又變換了鼓聲,本厚重和緩的穩固平步的防守鼓聲變成了激昂和激勵,這是反守為攻的訊號!這也是乘勝追擊的訊號!

只見整個呂氏兵馬瞬間就改變了姿態,弓箭變得更凌厲,箭枝更密集,鼓聲更激昂,透著絞殺和緊張的肅殺之意。那是一種氣勢的壓迫和反制,如同八面埋伏,更如同惡鬼在追著逃亡的袁兵的氛圍!

局勢完全逆轉了!

而司馬懿也利用了這種逆轉,營造了這種神鬼莫測的氛圍。

鼓聲一響起,彷彿天地都為之變色,彷彿天地之間,全是對他們的追殺,透不過氣,八面皆是埋伏的肅殺鴉色。

巫鬼之術,起源於戰爭,正因為此!古時一遇戰爭,一開始都是用巫術測吉凶的,這原本是農業奴隸社會起源時的國術。只是後來,被更有邏輯的局勢分析家縱橫家所取代,所以這巫術漸漸的到了民間。

然而它的存在,它的神聖,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它是有著民眾的信仰的。

哪怕它已墮落至民間,被統治者所淘汰,然而,百姓依舊信仰它。

而它的存在,它的起源,它的發展,也是因為它起源於戰爭與瘟疫,或是求雨。它本就是農業社會衍生之物,是人們對恐懼和未知的臣服!或者說是一種寄託!

因此,它誕生之日起,就代表著恐懼和臣服,所展現出來的,也更是一種鬼神莫測的氛圍。它多數都是由戰鼓而表達完成。

至少此時,鼓聲所渾厚的,代表著天地的力量,而再新增了一些神秘的,可怖的氛圍,便更叫心有恐懼的人,像心裡住進了一隻鬼,逃亡者,逃避死路,為此,不惜推倒身邊的同袍,只要他跑的夠快,只要他的同袍跑的夠慢,自己就不會被死亡給追上。

這樣的一種氛圍,別說袁兵聽著都恐懼的喪心病狂了。便是連馬騰和張楊聽著臉色都略有些青白了。他們連手邊的酒拿著都有些抖了,便放了下來,怔怔的看著眼前的一切,包括司馬懿的背影!

司馬懿此時站著,他們坐著,離的不遠不近,他靠在城牆邊上,他們從低往高看,只看到他的背影似乎與天地同框,而與夜幕一色。

此人,將此為幕嗎?!他似乎主宰著這一切,從容,自信,卻又安靜,如同天地與自然之力,雖有時寂靜無聲,和風日麗,然而也有天地變色,驚雷乍響之時。

這是何等的自負,能夠將這樣的戰事,如同信手拈來一般的從容的指揮著呢。甚至將眼下的這個兇險的戰場,當成一場幕戲。從容的從頭指到尾,甚至連驅逐慶賀之曲都想好了!?

張楊怔怔的想,司馬氏在河內時,是不可忽視的隱式家族。那時尚且不可忽視。如今更是如此!

他們也不愧是從夏朝就開始為官傳至今的家族,這家學淵源,這般底蘊終究不是一般家族可比!

這天地渾音,這營造出來的氣氛,這種傳統而承遺下來的東西,如今之世,恐怕也沒幾個人家能做到了!早在秦時被滅的差不多了,現在不過是遺珠。

而,能將這融會在一處,將它與戰事,與國,與家的利益連在一塊,正是司馬懿之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