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呂布不捨送美人(第1/3頁)
章節報錯
這樣的人,成不了人主!
呂嫻身為女子,都能逆命而行,他雖是二子,但也是兵權在握的二子。只要力爭而上,有擔當,有氣魄,承擔袁氏的使命,就算不爭,不與袁譚與袁尚為敵,也能有屬於自己的聚集的人心,人心自然往他這兒湧來。
可是他不敢!
還能指望他能救袁氏嗎!?既便是個戰無不勝的神,也不過是累死的命。沒有人主的野心,就絕對沒有人主的能力去將所有彌合起來,這樣的袁氏,已經到頭了……
風聲蒼茫,心空洞無聲,只添孤寥填塞於心,他只想若能進城,與田豐上一柱香,就好了……
袁氏縱然強盛,也不過是其中內散的龐然大物,它被人合力而擊,一時也是擊不敗的,可是內裡離散,真的沒救……
沮授有的時候是真的痛苦,他與田豐之所以是知音,就在於,他們都是精英。他們常為逆天的才能而自豪,可是,看的遠也會帶來很多痛苦。看的遠,看的深,看的透,卻無力挽救或阻止的時候,那種被天賦才能所妒之感就會湧上來,侵襲人的身心,覺得這是反噬。
凡事有陽就有陰,看的遠必然會有痛苦。他們這類人,有時候未必有眼皮子淺的小人活的痛快!
那種內卷,扭曲,讓他們這樣的人,一般都短命。
不是說天譴,而是痛苦又有良心的人,先自己個兒把自己給殺了!
他看著茫茫的天地交匯,風捲起來的袁氏旗,等了了心願,他又無力挽回時,不如就學范蠡泛江去也罷。只不過,他不是功成而退,而是心灰而退。
總好過,死也不得其所。他與田豐性情還有不同,田豐是剛直,硬頂那種性情,真的不行,他是寧死也不屈的。
但沮授不至於如此。為敗亡的袁氏而殉,他自視甚高,深覺袁氏不配!
只是眼下,他還有餘事未了!
可以說,田豐的死,是真的讓他心裡有了巨大的變化。原先他也是可以不屈而死的。與田豐一樣。
可是田豐一死,寄以希望的袁熙又如此的叫人失望。
三個兒子,兩人兩條心,還有一個,如此的……如此的……他竟無法用言辭來形容袁熙。
沮授是真的失望至極了。
袁熙叫陣,程昱自然應陣!
程昱穿上了鎧甲,眾文武隨左右出列,對陣於野。古時之士大夫,要求就是能文能武,而這個武,不是指親自上陣殺敵,而是一定要有領兵,指揮的才能。這是最基本的素養和要求。程昱更是名士,他自然不怯。
兩陣嚴陣以待,雙方都十分緊張,程昱被諸將簇擁著上前,袁熙也領著數人上前,隔了數十步相對,他們彼此身後的戰將與軍士都蠢蠢欲動,警惕著對方的同時,也在等待著發號施令,以應隨時作戰!
袁熙拱手道:“程大人本是兗州牧,為何為虎作倀,前來冀州為孽?!熙本不欲與大人為敵,還請退兵,熙無暇追究,只要大人肯退兵,既往不咎,如何?!”
程昱道:“曹公與溫侯有盟,昱奉命來此,恐怕不能退也!”
袁熙皺眉,道:“那便讓開,讓吾到城下!”
程昱嘆道:“恐怕也不能,溫侯有命,昱在此退援兵,恐怕將軍之言,不能遵從!”
袁熙道:“何必刀兵相見呢?!父親與曹公之爭,尚有餘地,若是大人堅持,恐怕你我免不了一戰!熙之仇敵,是呂布也,若能與程大人避戰,當求之不得!倘若不能,熙全軍上下,必決一死戰,而奪鄴城之心決矣,恐怕不能輕易後退!”
程昱假意沉吟了一回,便道:“袁將軍之決心,昱已明之,既是如此,不若先退兵,容昱細思一二,再決斷,如何?!”
袁熙也遲疑了。身後諸將道:“這是緩兵之計,將軍切不可中計!這程昱計謀百出,不可中了他的計啊!”
袁熙自然也有此顧慮,可是現在就與程昱交戰,他一時也下不了決心!
他是要進鄴城攻打呂布,與程昱你死我活,算怎麼回事!?鬥個你死我活的,鄴城就能破了?這分明贏了或是敗了,都是無用之功,何必費力?!
所以能讓他退兵就退兵,若是不能退兵,哪怕讓路也行,當然這個就顧慮他在後偷襲。但是若是能叫他兩方觀戰,坐山觀虎鬥,不挺好嗎?!不也符合程昱的利益嗎?!
這程昱之所以這麼久都沒進鄴城,不就是想留個餘地嗎?!
所以袁熙以為這是有希望的。
可是現在就退回,萬一真是緩兵之計,程昱反倒與呂布合力來攻殺他,豈不是真的中了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