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沮授悲憤鞭逢紀(第2/3頁)
章節報錯
雖然田豐與他們交情不深,可是,此等之才就這般隕命,怎麼能不叫人心痛?!
沮授哭的涕泗橫流,他之前散盡家財,也曾料到過鄴城必然守不住,可是走之前還與田豐約定過,設想過很多場景,但是萬萬料不到,田豐會被殺啊!
“審配小人短視自用,死不足惜,可是田豐……”沮授握住袁熙的手都在顫抖,道:“是我軍棟樑,他必不從呂布,方才遭遇殺身之禍……義士不容,忠心不存,若不報此仇,袁氏之顏面,何存焉?!”
他往下跪,道:“還請二公子速攻鄴城,降伏奸賊,此天下之大義也!”
“先生萬萬不可!”袁熙看他要跪,哪裡肯叫他跪下來,連忙扶起他來,道:“先生若如此,真是折煞我也!”
除了一些低官階的臣子要跪以外,其餘的真正得重用的享受的是士大夫的禮遇,或者說是卿大夫的禮遇,而卿大夫遇主公,拜而不跪,若要跪,也不能受。跪求跪求,只要在犯了罪要求赦,或是說是求主辦事的時候,才用如此大禮,否則,就算是袁紹在這,也受不起!更何況是袁熙。
卿大夫的地位真不是說說而已的,給與的是最基本的禮遇,就是拜而不跪。
所以袁熙很緊張,道:“先生放心,奪回鄴城,是熙份內之事,絕不敢推辭,先生助我一臂之力。萬不可再行如此大禮了……”
沮授的眼淚嘩嘩的掉,竟是剋制不住的又哭了起來。
可見心裡有多傷心!
左右長長一嘆,“……元皓是我袁氏棟樑,竟就……”
便是連袁熙也難受的很,倒不是與田豐有什麼來往和交情。而是一想到田豐這等才士,一不受袁紹重用,反倒因言下獄,受盡屈辱,二又忠心反倒被呂布所殺,三是如此之才卻無施展之地,難免心裡十分難受。袁熙其實是個守禮克己之人,他絕不敢言父之過,只是嘴上不說,心裡卻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受,真的不怨嗎?!是怨的吧。
如果田豐是因為守城而死,可以追封為烈。可是他下了獄,就是犯罪而受死,袁紹真的會追封嗎?!
天下人說起來他的時候,同情田豐的同時,憎恨呂布殺害忠良的同時,會怎麼說袁紹,說他不用才士,以致死前還遭受了這麼多……
這輿論就真的對袁氏有利嗎?!
田豐可以死,只是死前如此,哪個心裡不嘀咕?!
就算是袁紹想要追其為烈,又怎麼能低得下頭!田豐若是還活著,他大可叫呂布還人,可是就這麼死了,袁紹便是憤怒,也沒臉再提!
因為可想而知,會被呂布反擊一波,說你把人家下獄,人家還對你這麼忠心,現在人死了,你倒裝起禮賢下士來,呵,把人下獄就是你禮賢下士的樣子?!
袁紹根本不可能再有說的可能,就算後悔,也不能放在嘴上,只能悔在心裡。
至於追其為烈就更不可能了。這個苦,他只能含在嘴裡,有苦說不出!
田豐就這樣死了,不壯不烈,像塵一樣,像風一樣,消散了……眾人一想到此,真是造化弄人,挖心之痛。
袁紹會承認錯誤嗎?!
不會的!
那麼身為袁紹手下的人,也不能太懺悔,太懺悔就是打袁紹的臉。這個苦與憋屈,想吞也得吞,不想吞也得吞!
因為這就是袁氏該遭受的!
袁熙都不能說什麼,他們還能說什麼呢?!
不能置喙袁紹,這個苦,得他們袁氏咽,不管後不後悔。再無轉寰的可能。
原本是以為,等主公勝了,必心胸寬廣的釋放了田豐。只是眼下,已定格於此,再也沒機會了……
想一想,都令人十分感傷!
不能辦什麼,但一杯祭酒,還是能奉上的。
因為袁熙作喪,立時在軍中簡辦了一個祭禮,袁熙親自上了祭酒,沮授隨後酒灑於地,竟泣不成聲!
祭禮完畢,眾人便提議要馬上進攻鄴城,奪下城池,以免有更多的人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