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司馬懿意不在鄴(第2/3頁)
章節報錯
而是許攸所為,他就可以推的一乾二淨,而百姓們聽了這個,也會悲於鄴城之失,更感恨田豐與審配之死,也會將這謠口口相傳,這許攸果然攻心。
更在於,如果他們虎威軍將這謠當回事,大動作,那麼全城都會攻擊恨憤於呂布。
袁紹終究未全敗,所以這隻證明,呂布雖然得了鄴城,但得人心這件事,就別想了!
要徹底的得到冀州,只有袁紹死了,敗了,百姓才會真正的歸於強者,那時他們便是如何也不敢傳這等民謠……
這許攸的確是個人才,將田豐與審配之死利用的很是乾脆。
田豐與審配之死的確是牽動了很多的民憤。之前審榮開了城門,審配也被鄴城百姓所怨恨,然而恨不及其死,人對活著的犯了罪,犯了錯的人是很不能諒解的,可是隻要死了,這心裡反而想起他的好來。
一想到鄴城被破,審配與田豐死的不明不白,百姓們既便是領了糧,可心在袁,哪一個又不兔死狐悲。哪怕城破了,可是隻要袁紹還在,他們就不可能馬上就轉變忠心的。而懼怕之後,想到的便是孤憤。
司馬懿笑了一下,道:“……這許攸的確有點才能,可惜用錯了方向。”
正因為是小人,所以才更不能小覷啊。眾人便紛紛勸道:“軍師切不可小看此人的破壞力。他此一舉,是將軍師進城後所做之功,全毀了,此人不能留!”
司馬懿卻搖了搖頭,道:“謠言雖是謠言,然而有一點並沒有說錯,棟樑不是許攸這種小人!田豐一死,袁紹已失之一臂。我軍所要做的是趁勝追擊,而不是在這爭扯民心。”
眾人一怔。
“袁紹敗,民才會有所歸依,若只是用利所誘,斷不可能真正歸附,這鄴城,可以一時據,想要長久據,非眼下也。我軍進了城,卻不可只以為此城真為我軍所有!”司馬懿道:“當趁勝取勝更是!”
眾人道:“軍師莫非有其它軍機?!”
司馬懿點首,道:“汝等也切不可被此而代入小事中去,百姓之謠起謠滅,自由之也,不可與民爭口,也不必理會許攸。他再有破壞力,只要女公子信懿,只要汝等也不疑心,他的破壞力又有多大?!”
許攸算錯了一點,呂布是不可能疑他的。
眾人是真的服了司馬懿,對他更是心服的不行不行的。這世間哪裡找這個心胸廣闊的人去?!面對詆譭不以為意,不放心上。而對於一時之勝,也不頭腦發昏,眼界所至,更是長遠,絕不拘於一時的勝利或詆譭而心存報復,他看的更長遠。這樣的人,是他們學習的榜樣。更心服口服。
心中更是不齒於許攸,反而更服司馬懿。
軍師既說要繼續應付許攸,他們便是再不耐,只應付便是了。只是心中已然對許攸這個人的憎恨,和殺之而後快的決心。
私心更是覺得司馬懿當真袒蕩,便是被言所傷,被人詆譭,也完全不以為意,這樣的人,不愧是能包容主公任性的軍師啊!
也罷了!既然軍師說佔了城也不能真正的擁有城,又何必與民相爭?!謠言隨之去吧。
他們虎威軍佔了這裡,卻不能真的困在這裡,還是要繼續往前進發的。
司馬懿對眾人道:“吾早有軍情安排,汝等此後便知……”
眾人知道他現在不會多說,便道:“只聽軍師吩咐便是!幸而主公未曾在城中沉溺於美色財物,否則想要勸走他,怕是不易!”
司馬懿道:“此也出乎懿之意外。原以為有絕色美人,財寶城池,會迷了他的眼。”
眾人很是欣慰,心中也是高看呂布的。以前有所不滿和偏見時,只覺得呂布滿身都是缺點。
可是,真正的包容了,心裡有了很多的偏向以後,才細細的觀察呂布,發現他有很多的優點。
“這甄宓主公不娶,是好事。她是有夫之婦,若娶之,會是禍害。”司馬懿道:“此女是袁熙之妻室,既是如此,寫信與他。只問他,可還要鄴城以內家室,若要之,便全部送還!”
一謀士笑道:“此舉妙哉!又顯風度!”
若是以家眷要脅於人,可就顯得落於下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