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鄴城破程昱驚心(第2/3頁)
章節報錯
斥侯領命,帶著情報去了。
另有斥侯來稟道:“軍師已拿下衙門,正準備安撫民眾,來問主公處可已拿下府庫,若糧草無失,還請開倉準備放糧,安撫於民!”
“去回軍師,隨時可開倉,一切聽他安頓。”呂布道。
斥侯剛走,又有人來稟道:“袁氏府上已圍封,只等主公前去!”
“哦?!”呂布來了興致,道:“不急,待天明事畢,布自去也!”
天漸漸亮了,很快就有佈告百姓的告示張貼出來,只叫百姓不必驚擾,呂布誅逆賊方才進冀州,並無犯民之意云云……然後又說要米糧發放,昨夜混亂,恐有宵小搶掠者,唯恐百姓家中有食盡者,因此方才發米糧,以杜絕無炊之苦,另會抓捕宵小云雲,只雲百姓切勿慌亂。
又令旗兵扛著旗在城中喊叫以廣而告之。
整個城中似乎只剩下了寒冷,還有血腥味,以及這些旗兵們的聲音,然而百姓還是不敢出來者眾多。
虎威軍也嚴令禁止進入百姓家中,因此隔著院門,百姓戰戰兢兢,而虎威軍卻毫不侵犯。
外面似乎恢復了秩序,以至於令人感到無比的不真實!
整個鄴城陷入了詭異的安靜。
三門已緊閉,而只可北門出,夜中無數想往北門而爭逃者,盡數被抓。
只有遇到逢紀的車馬時,司馬懿令放了水,道:“此人殺了可惜。只放他走!”
眾人深以為然,道:“此人自毀城牆,巧言佞色,若殺之,便是為袁紹除害。他去了袁紹邊,若能得脫不死,必將害袁紹更苦!”
這逢紀也是有意思,自知留下來必死無疑,在城破之時,第一時間就如狼一樣的奔逃了,一開始也是不知道往哪兒跑,到處撞了些壁,終於得知北門可出,便瘋了一樣的從北門放出去了。
其餘者皆被捕,多數為袁尚一系的支持者。
一被抓都老實了。
“不可掉以輕心,只恐還有變。”司馬懿道:“袁紹坐擁四州,所擁有的威望不淺,有許多願為他死的人不足為奇!”
眾人一凜,自然做足了準備。
果然,第二日午時,有很多臣子糾結了家奴,冒充著百姓前來衙門看佈告時,殺向了衙門,又是一場交戰,盡數亂箭射死,城中又恢復了寂靜。
但這,也將百姓嚇破了膽,因為那些人的刻意抹黑,以至於百姓以為只要被誘出去的百姓都被殺死了,竟是連門都不敢開著出來,完全絕了出門的心思。
呂布之名,竟是在城中可止小兒啼哭!
得知此事的呂布十分鬱悶,見到司馬懿,司馬懿也只是勸他不用放在心上,只要與民無犯,百姓自然會知曉。
呂布冷笑道:“布至於為了誘殺百姓,行下如此之計?!這些王八竟然陷害於我!這城中所謂公卿大臣,竟沒一個好東西!”
這話說的有點惡狠狠的。
司馬懿忍著笑,看他這磨牙的樣子,不禁道:“主公何不手書幾份,去招攬願降者!”
呂布道:“這城中真有願降布者?!”
“自然,只不過是在等主公的誠意。”司馬懿道,“冒死而來削旰者,多數為袁譚的親信。這也是壯士斷腕般的決心與勇氣,倒令人敬佩。”
這倒是,奮起一殺,哪怕自知飛蛾撲火,也比袁尚那些王八蛋只知道逃跑的好得多!
“難道是因為袁譚果然有才德,才至人如此?!”呂布不解道。
司馬懿道:“未必!袁譚是長子!”
呂布不太懂。
司馬懿知道他不曉得中原對於長幼嫡庶如何看重,便解釋道:“但為正義之輩,多數都是天然的依附於嫡長的。而明知中原禮儀之中,幼不可越長,卻寧為利益而依附於袁尚者,這類人,多數都沒有什麼正氣。遇事便逃,也無可厚非。多數是投機之徒。”
呂布明白了,所以說,未必是袁譚有多大的才能,而是依附他的人,有良心有正義感的人多!
“這袁本初,糊塗人也,長幼失序,以至如此混亂,”呂布不禁慼慼,道:“幸而布無此煩惱!”
司馬懿聽了,在心裡翻了個白眼!
呂布聽從司馬懿之建議,便去寫招安求賢令,一一的讓謀士們抄寫多份後送往冀州城內多數有名望的家族。
很多人家還是沒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