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明明已經突圍,為何還要來救?!明明知道,所付出的代價,可能比犧牲掉他們更大,卻還是要來……”袁主將喃喃著,敏銳的看向了前方,道:“……必有他不能割捨的人!”

“這趙雲打仗,向來沒有犧牲者,這是他的性格!”謀士在其身後道。

“性格?!沒有犧牲者!”袁主將道:“沒有取捨過,只代表他從來沒有遇到過兩難的局面!若真遇絕境,就算是違背君子道義,也需帶著罪而做出不得不的取捨……”

這是變相的誇趙雲能力卓越,所以才沒有遇到這樣的抉擇嗎?!

謀士沉默了,想多無益,因為他們現在已至絕境。

倘戰敗,倘趙雲突圍而出,一切心血白費。整個冀州府兵被他耍的團團轉,幾乎團滅,這樣的情況下,情何以堪,天下人會怎麼看袁紹,怎麼看袁尚,袁譚等心腹人,又如何會攻擊袁尚……不敢想象。

被踏著屍骨而成就趙雲的威名嗎?!

袁氏的尊嚴何曾至此過!

哪怕當初與公孫瓚戰,也曾遭遇狼狽至極的情況,卻也不曾如此過!

一將之能,何以逼人至此?!

而這一切,可能並不是趙雲能力強之故,而是……袁尚執意出冀州之故!一步錯,步步錯,才會至此。

也許從一開始小看徐州的實力開始,輕視趙雲開始,悲劇的敗,就已經註定了。

打敗他們的,不是趙雲,而是傲慢!

敗局已露出端倪,此時打的火熱,已經沒辦法停止這場戰事了,否則,被動被追殺,局面會更慘。

如何在敗局中力爭最大的勝,也是一種另一種消極的進取。不得不為之事!

袁主將親自上了戰鼓,開始親自擂鼓!以激勵士氣。

咚咚咚!

“殺!”袁主將令旗兵傳話,搖旗吶喊,以激士氣,然而依舊效果寥寥,十分蕭索的局面!

他也並未閒著,順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盯著徐州兵馬的方向仔細觀察。

天不違其願,他看到了禰衡!

他指向禰衡的方向,問左右道:“……被眾人護著的人,莫非是禰衡?”

“想是此人!”左右有謀士道:“就是此人屢屢奸計,多番敗我軍!讓我軍損失慘重,屢屢受挫,以至此境!”

“此人極度乖張,不被世所容,不料他竟投靠了趙雲!這趙雲竟也多番聽從他之計也……”有人咬牙切齒道。

“趙雲不過是一無名將領,無多奇謀,而他此行卻多出奇策,謀策必出此人之手!”左右皆道。

術業有專攻。

會打仗的,未必有奇謀奇策,而有奇謀奇策,用計刁鑽的也未必會打仗,這不是貶低趙雲的意思,而是說,這禰衡與趙雲怕是有互補之處,所以才折損了他們袁兵這麼多的人馬。

這反而是一種抬舉和憎恨,厭惡和畏懼!

有謀士回首看了一眼趙雲的方位,道:“……怪不得趙雲捨生忘死也不肯舍了這裡!原來是為了他!將軍,趙雲更近了……”

袁主將回首看了一眼,心中一凜。看見趙雲如破竹之勢,無人可阻的衝上來,後軍人馬亂作一團,心中便是一突。

恐怕不久便能上來了,這真是腹背受敵了!

“取我弓來!”袁主將道。

親兵忙將他的弓遞了過來,袁主將搭上箭,瞄準了禰衡的後心!眼疾手快,噌得一聲,直穿過人群,直中禰衡後心!

禰衡大叫一聲,倒地不起,疼的心肝脾肺疼,以為自己必死無疑,便摸了一把胸口,發現沒有血,一時都愣了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