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禰正平初露鋒芒(第3/3頁)
章節報錯
首將不可置信的從馬上摔了下來。
因為趙雲太從容了,他是如此的冷靜,手法利落,槍法如神,讓人預料不到的快狠準。
怪不得,怪不得連大將蘇由都死在他的手上。
此子雖年輕,到底是有本事的人。不容小覷啊。
他的眼中帶有太多的著急和遺憾,遺憾不能將此訊息遞與袁尚了。
趙雲看著他,眼中並沒有蔑視,反而只有尊敬,一個能在劣勢之中不顧死而要極力維護尊嚴的人,哪怕人心已散,根本無心打仗,他也要維護住袁軍的威嚴,哪怕自己心裡也沒有勝算。
一個願意用生命維護袁尚威嚴的人,值得他尊敬和敬畏,縱然敗了,也敗的榮耀。
袁氏集團之中,人才濟濟,也並非只有貪死怕死之人,其實也有很多的擁護,以及忠心的將士與臣子。
無論袁紹如何自負,他也是坐擁四州的人,是威儀而令百官與百將臣服效忠的人,袁營上下就算有諸多問題,也是有很多的忠士願意為他們的信仰而獻出生命的。
就算趙雲對袁氏集團有很多的無語,此時此刻,這一幕也令他略有些惆悵和無限的敬意生出來。
總歸是集威望於一身的袁氏。
無論其中有多少叛臣,和貪生怕死的人,可是不可否認的是,忠心以報的人也很多很多。
趙雲不忍見其死而被踏成泥,對左右道:“替其收屍,過後好好安葬!”
左右皆應了。
首將一死,軍心即時大亂,早有腿軟而潰逃者,然還是有少數首將身邊的忠心之人紅著眼睛,帶著不服者殺了過來,道:“……殺吾軍蘇由,又殺吾先鋒將領,今縱有一死,也必報此仇!奸詐小人!安敢如此使計詐我軍?!今日縱不能殺汝,也必有報復!汝且等著受死!”
說罷獻祭一般不顧死的衝了過來,這是斷絕了生機後的決絕,簡直是殺紅了眼,趙雲帶著人拍馬迎上,與之交戰,兩方因為熱血戰的如火如荼,但終歸是袁氏中人雖有勇,卻是失了大軍相護,不能成勢,只能被擊潰,或死或逃。
趙雲帶著人追殺了一陣,這才停住了馬。
至於他們的指責,趙雲沒有回一個字。不是因為他心虛,而是因為不忍。
他完全可以回一句:兵不厭詐!
如果禰衡在此,他不僅會說兵不厭詐,還要將袁氏的敗給嘲諷一般,還得罵他們蠢。
可是,趙雲做不到,明知在占上鋒的情況之下,明知在殺他們必成的情況下,還要說一句這樣的話。不是辯解,在他看來,這完全就是往他們心上插刀,等同於說你們死的活該!
這樣的話,趙雲是說不出的,殺就殺了,可是不要這樣不仁的加上一句活該,於他來說,與他所背的道義相偽。
他並不執拗,因為詐術而不去做,那叫軸,叫傻。他去做了,但也不落井下石,是他堅持的道義。
也並不會因為用了詐兵之道而覺得有愧,這才是最難得的平穩平衡和取捨之道義。
趙雲極力分清主次,沒有再追,只開始築固火勢,但有逃出來的,抓了或是殺了,遇到燒個半死不活的,給與一刀,儘早結束痛苦,更方便。
而只叫扮成了曹兵的將士開始去堵截其餘逃散之人,自己則到了禰衡那裡,道:“……袁尚不在先鋒營中,恐有大軍在後,必來!”
趙雲不驕不躁,十分冷靜。取了勝,還能如此的冷靜自持,這個人,真的穩的叫禰衡都自嘆不如!若是他,早傲的不行了。儘管二人都是常年考一百分的人,但是態度卻完全不同,一個每次考了一百都如平常,一個呢,每取得一個一百,都要自傲一番,把其它人貶低一頓,唯有看到這個自覺平常的人的時候,才能迅速恢復理智。
禰衡反正是沒脾氣了。眼前這個人,考慮的永遠不是勝敗,而是下一步。這狀態,真的沒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