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呂嫻軍養精蓄銳(第2/3頁)
章節報錯
而古人,不管是生活在和平的時期,或是戰亂的時期,他們自小學習的書本與現代是完全不同的。
現代的孩子更多專注於科學,奧數,或是藝術等等。可是古人的孩子,雖也學琴律書法等,但多是為家為國為天下而服務的。
這種大的東西,就是儒釋道等百家所傳承下來的東西。
或許各有執的方向,然而,終究殊途歸一,都是要關注天下的生民。
臧霸就算出身不高,卻也依舊有這樣的素養,只是他更謹慎,在呂嫻出現以前,從來沒有交付出過真正的忠心,因為他覺得世間的人以利害而爭者多,而以本心而為天下人爭者少。
二人相處,與其說是上下級,不如說是知己。
那種親密,甚至談不上是什麼男與女的親密,而是一種靈魂的相似與靠近。
心有猛虎,而又柔軟心腸的吸引!
他們是彼此欣賞的,信任的。
所以臧霸幾乎成了她的影子。
而呂嫻也視其為心腹,兄弟。
因他常常不拘言笑,話也極少,她閒來無事時,也會刻意的逗他笑。
嬉鬧時,如孩童。
而做大事時,也心有靈犀,所向披靡。
人與人有了默契以後,就會有另一種意義上的吸引與靠近,二人都會試著從對方的角度去考慮一件事。基本上有時候商議事情,所思所想就很靠近。
呂嫻覺得在這裡,她收穫了更多的東西。
現代軍中,也有過命的交情,可是,終究還是要退役,離開彼此,每個人都有家人與自己的生活。
而在這裡,她知道,這就是一輩子的彼此託負抱負!
這裡因為有忠義,而有終生的不分離的抱負。
而這已經很難用什麼去形容它的存在了。
在追尋的路上,有人始終陪著,她就不覺孤獨,而她更知道,有很多的人追隨著自己,與己同行,到達的,是同一個目標!
這是熱烈的,超過一切的情感。
對臧霸與趙雲,她是半點不擔心,只是信發出以後,想到馬超,就擰了一下眉頭,道:“孟起,還沒吃夠教訓!”
臧霸道:“他這般性情,恐怕受教訓的日子還在後頭!”
這樣霸道的性格,其實對馬超自己也有所傷。
人與人對事情和失敗是不同的。有的人,撞到南牆,就繞路了,就算了,不會與牆死磕,或是在它上面浪費太多時間。
可是馬超這性格,若是撞到了牆,他不把牆給推倒,是不肯甘休的。
所以,同樣的跟頭,他可能要多栽幾次,才會真正的被世界和現實教上一課!
馬超不肯接受現實的教訓,立即回涼州去,而是趕去了漢中,這還是龐統力勸的結果。不然依他的性格,他必是要死追著劉備不放的。
窮寇尚且莫追,他死逮著劉備不放,可不是好事情。
像匹犟馬,都不知道隱忍一時半會,都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擇機再戰,再還回去便是,他偏不,非要現在就得不饒人!
“我寫信勸他,也不知他會不會聽!”呂嫻擔憂的道:“若是在眼前,哪怕抽上一頓,也就老實了。偏偏不在眼前,對這種熊孩子,也只能寫信威嚇他一回,聽不聽,都是他自己決定。也不知與龐統磨合的如何。那諸葛孔明可不好對付,他死磕下去,反而會壞大事!”
馬超這性格就是那種不會延遲滿足,想得到什麼就得立馬去做,去得到的那種熊孩子性格。一丁點的委屈和隱忍都沒有。到底還是少受到蹉磨的緣故。
這是很多強者的通病。
凡事欲速則不達。很多時候,生活就是委曲的,得曲曲折折的,才能到達自己的目標,非要橫衝直撞,特別容易掉坑裡去。
臧霸道:“女公子是怕那張魯懼了馬超,反而被逼而投向劉備,以求庇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