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章 帷帳之內有二計(第2/3頁)
章節報錯
夏侯淵已經氣暈了,指著張遼的背道:“必鞭其背,此賊出口甚是可恨!”
曹仁道:“不得再生事端。且率軍回。”
說罷便要回營,斥侯又來稟言張繡並不肯前來見曹仁將軍,而是徑自匯合了兵馬,離開了冀州。
曹仁一聽,那臉色簡直黑的如烏雲一般。
曹營上下都氣的半死不活,卻拿張繡沒有辦法,眼下兵馬雖眾,卻是無暇去追此賊的。
因此竟先回營,只寫信與曹真,設法阻攔此賊,若能殺之,必要殺之,此賊一見主公事有敗,便叛,絕不可信任。
這一次,是真的觸及到了曹軍上下的底線了。
若是前番還情有可原,想要重用此人的話,還能說得過去。可是此次這事,若是再不殺張繡,那麼曹操以後還怎麼率軍,人人都可以復叛而被原諒。
這可不是一個好典型。
不提曹仁心中苦悶,憋屈的內傷感。
只說司馬懿聞聽此事,不禁與眾謀士笑道:“曹操一敗,張繡便叛,這天下哪裡還有張繡的活路,他無論再往何處,都只能被殺。原先我還擔憂他會去投袁譚。現在看來是想多了。”
確實是想多了。
這賊連曹操都看不上,更何況是豎子袁譚。他哪裡會屈居這小兒之下。連他老子袁紹,張繡都不樂意跟隨。
張繡已不足一提。天下誰還能容他?!
眾謀士笑道:“先前軍師還怕袁譚與曹操結成聯盟,對抗我軍,只是天意之上,哪裡又料得到主公與女公子有此大功,一瞬而破此略。天意真是防不勝防啊。”
一時竟都笑成一團,一謀士道:“曹操若與袁譚共謀,恐怕我軍也不抵敵。曹操拉攏之,必投誠意。兩軍若是聯合,袁氏兵馬勢力盡被曹操收於囊中,難免讓人沮喪。”
所以才說天意就是這麼妙呢?!
不管袁譚和曹操之間是真的一拍即合,還是暫時都只想先穩住對方,再吞食對方,這個變故就是像雷一樣的出現了,並扔了過來。
然後立崩。
袁譚這人身為袁紹之子,豈能沒有自立的傲氣?若要信他能屈居人下,這簡直比張繡還要不可信。
所以一切都只是暫時的安撫,結果他一聽聞許都有變,立即就改變了主意。
這個人,簡直比牆頭的稻草還不如。
凡事,指望他是不能夠的。就算要與他合作,他一見你弱了,隨時都會撕毀合約,而且做的完全不高明。這樣的人,不是秀智商是什麼?!
“是時機了,”司馬懿道;“堵死袁譚的路。”
眾謀士笑著點頭。
本來最擔心的就是袁譚投奔曹操。現在這個事一出,這個擔心就不存在了。
袁氏兄弟都只能一條路走到黑。除非他們真的團結起來,也許還能抵擋一瞬。
可惜,現在這麼多兵馬虎視眈眈,鄴城也已失去,他們都是孤懸於鍋上,待烹的羔羊。可憐他們自己卻並不知道,現狀將有多慘烈。
一謀士笑著上前道:“臣雖微,願領此職,前去做說客。”
“可。”司馬懿道:“曹仁盯緊著我軍過甚,正好可禍水東引。”
那謀士笑應,然後領命退下了。
張遼得知,便來問司馬懿,道:“可是要去勸降袁譚?!怕是不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