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哈哈大笑,道:“丞相氣質蓋世,自然令人懾服!”

主臣二人也並非完全是嚴肅的相處,調侃了幾句,曹操道:“可是為張繡官職而來?!操也正為此猶疑!”

荀攸點首,道:“封賞重任,一則諸將不服,二則怕這張繡反覆而叛。所以不僅不可封賞太高,更不可放在丞相身邊。”

當然了,曹操身邊用的親近的人,絕對是心腹。如典韋,如曹氏諸將,那是願意以死報他的人,才放心。

曹操道:“張繡領軍才能不用可惜,到底也是一員大將!”

“可惜心術不正!”荀攸一句話定性。

有才能,但心不正,若是存著不用他很可惜的心去重用,很可能會遭到反噬。荀攸點到即止。

曹操本來也是此意,自然沉吟斟酌良久。

荀攸也不著急,靜等著曹操做決斷。主臣相處之道就是如此了。什麼樣的主公擁有什麼樣的性格,為人臣的,就應該有相對應的事奉主君之道。曹操向來都是有決斷的人,所以他底下謀臣們有智的從不賣弄多言,一般都點到即止。因為曹操自己會思量到最平衡的處置和處理決事的結果。

曹操從不優柔寡斷,而因不捨作出遲疑之事。除非是受挫的時候。

雖是如此,但身為謀臣的本份也是必須得提醒,這也算是默契了。

荀攸急急來見,為的不就是怕曹操一時為色所迷,做出不合時宜的事來,到最後自己在那後悔嘛?!

既然留在身邊用不合適,便只能遣出去,還要儘量用他的才能為自己謀事。

良久,曹操道:“便封他為破羌將軍,去征伐袁譚!”

荀攸笑道:“大善。”

荀攸又道:“呂布納張楊女兒為妾,認其諸子為養子,方繫結河內。主公何不效之!這張繡,雖說有叛逆之心,然,若能壓降得住,必是主公大助力。”

曹操一笑,道:“可也!”

當下便見了張繡,命他去討袁譚。張繡見有兵領,心中大喜過望,道:“丞相之恩,繡沒齒難忘!”

曹操撫其手掌道:“獻吾以美,便已是親眷矣。然,何不親上加親?!吾聞汝有一子一女,不惹曹張二氏聯姻。吾膝下諸子極多,而子均與汝女年紀相當,即娶為兒婦,如何?!”

張繡大喜,不料還有此轉機,便道:“得丞相看重,是我女之福,豈有不願之理!”

曹操笑道:“善!”

張繡來時其實都已經有點絕望了,見有些轉機,便心知曹操還是有拉攏自己之心,有重用之意,心中更定,雖然兒女聯姻,是繫結的意思。然而,倘若他在外果真已沒有了成勢的機會,那麼,繫結在曹操的船上,沒什麼不好!

至少,有女嫁曹子為婦,就有了投資的股份。這種股份的繫結,有時候比功勞更甚。

張繡領了兵馬和糧草,準備出征。

曹洪遠遠瞅見,哧哧冷笑,道:“……用寡婦和女兒來獲取起復,小人亦不如!”

位封列侯,他們多多少少的都有點酸溜溜的,不是滋味。雖知這類事少不了,但他們寧願要那麼老實本份不惹事的人,哪怕應付些,也好過這張繡得勢便猖狂的德性的人。

可想而知,以後是有多難相處了。

其它將領道:“都言張繡堪比呂布,其實不如多矣。不然何以他的謀臣離他而去,只去投呂布?!丞相多番要娶呂氏嫻,呂布只不讓。他卻大喜過望。這番區別,不如多矣。呂布雖混,卻並非是用女人來換取功勞的人。”

有人辯駁道:“呂布雖不是聯姻,然,用女兒征戰四方,恐怕也好不到哪裡去吧……”

畢竟這個時代用女兒征討四方,這可不是主流的價值觀。

這麼一說,也對。反正是談不下去了。

雖然多看不上這兩賊,但是吧,壓抑不住的卻是另一種內涵:若是他們可以,也願意不費一兵一卒有這等的功勞加身啊。

好酸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