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冒天下之大不韙(第2/2頁)
章節報錯
陳宮這話只差指名點姓的說白了。
陳珪低頭思索,若是呂布,腦子一根筋,恐怕只看到利益和喜悅,都不知所以的只顧高興,不顧後果了,他這個人怎麼想可以忽略,不用想都知道他是啥反應。
只是呂嫻,陳珪其實心裡雖然否定,卻也是不得不服的。她是個特別清醒和清楚利害關係的人。這件事她若知曉,利弊,風險與機遇,會想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然後還會選擇與屬下承擔所有。並且將方向往好處發展!這就是她的氣度和能力。
她不僅不會譴責陳登辦的這個事太大,還會引他為心腹,儘管元龍與她之間,可能還是不對付,觀念與一些行事風格的差異也很明顯,她也都能包容。
這便是她真正可貴的地方了!
正因知道她這個性格,所以陳登才如此不顧後,元龍以前可不是一個只瞻前不顧後的性格。現在能如此激進行事,是因為他雖然還是對呂嫻有意見,可是呂嫻這等主子,令他安心!
她是最重要的後盾。這才是真正的讓陳登如此激進的原因!是因為陳登心裡已經有了犧牲精神。
想到這,陳珪便是一嘆。他又看向眼前的二人,想必他們也是與元龍一樣的心思吧,所以根本毫無保留。
賢人出,果然陰暗宵小心思皆遁矣。能出現這樣的一個人,讓他們這些人齊心協力,不用擔心自己的後路,而全心全意的只謀劃,不用考慮其它,也是命數!
想一想,那袁紹勢大如此,謀士多如星雲,卻每每相互猜忌,與之相比的徐州,謀士之間放下私心,只同心協力的樣子,簡直對比感人。
事已至此,還能怎麼辦呢?!
陳珪道:“自當全心盡力!”
三人立即開始召人開會,商議外交要提條件的細程,以及步步謀劃的細節,全部都要出計劃來。
同時,陳宮已經緊急加送糧草往廣陵,並遣人增援,同時又送秘信與前線呂布與呂嫻。
當此之時,還得保密,其它人知道的越晚越好!以免壞了徐州大謀。
若是從中作梗,只恐會橫生枝節!
徐州頻頻調動兵力和糧草往廣陵,有心探查的人,又豈會不知?!糧草多與,與往常所與更甚,然後再見相府多是人進出商議事情,聚集一處很是奇怪。刺探們也都知道,這必是已經出事了!
可是出了什麼事並不知道。
徐州一向都是各司其職,一般而言很少會出現多人聚在一塊開會的情況,就算是例會,也不至於如此匆忙。這很不尋常!
難道是廣陵失了?!被孫策攻破了?!
當天有很多的訊息發出去,不斷臆測,只是將這細節一一寫明,發出去。
若廣陵真的有失,徐州有背敵,可是大好事,很多人盼著的大好事。後方不穩,前線必受影響,若影響了軍心和士氣,便不必擔心呂布父女造成多大的傷害了!他們必不得不撤兵回徐!
徐州緊急的運轉起來,陳珪天天開會,連家也不著,頭暈腦脹。
這一日難得回來休息,輔開紙想寫信與陳登,可是寫了一張又一張,終究是問什麼都不不妥,問他不該如此做嗎?!責問他現在行事不考慮後果嗎?!或是問他焉能為呂嫻有如此犧牲精神?
可是,身為士人,為了明主至此,也無可指摘,人的志向,又怎麼能責問?陳珪實在問不出口。
一想到此,又疲憊,突然又悲從中來!
心腹知他心事,勸慰一二句。
陳珪道:“如今也嚐出身為人父的心酸來。”
他惆悵的道:“主將親自給受傷計程車卒治傷,傳至其母處,眾人皆以為其子必能得重用,皆以為榮,獨其母悲,言其子必以死報效,只恐命不久矣!後來她的兒子果然戰死沙場!想至此,難免心中不堪,兔死狐悲罷了!”
陳珪畢竟年紀大了,這樣一說,身為人父的心酸,全部都露於情緒以外,令人十分動容!
心腹幕賓道:“元龍有其志!不可轉也。”
“不可轉也……”陳珪道:“那位女公子,珪曾以為,以元龍的性情,至此也不能與她相容。不料他今已能效忠至此,出乎珪之意料。”
陳珪對呂嫻的心情現在真的是極度的複雜,是怨中帶著一點恨的。只是說不出來罷了。可是他不能埋怨陳登,因為這是兒子自己的志向,他不能阻撓。
況且事已經至此了……想阻撓也來不及了。事後再說,更不妥!
現在他更擔心陳登的安全!
“此事,當如何收場?!冒天下之大不韙啊……若敗,城毀人亡,名聲喪盡……徐州也會被波及,那時天下又有何人會說元龍之謀舉世無雙!成則名傳後世不假,可是若敗了呢,他怎麼敢?!他怎麼就敢?!如此的魯莽!”陳珪這些天光想一想,都心驚肉跳的。他太敢賭了,陳珪是完全沒有想到現在的陳登這麼的果敢!像要以身獻祭一樣的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