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高二孃守江待船(第2/3頁)
章節報錯
“若無華佗,我本命不久矣……”陳登道:“如今能鎮守此郡,已是託了大恩德。若能建功立業,名傳後世,也不負我陳登此生之謀。”
“以往登以為,若我為太守,必會安民撫眾,讓百姓安居樂業。現在卻有了些不同的感悟,我也曾自傲,以為自己是管子再世,若做一定能做到最好,”陳登道:“現在卻知道,徐州做的更好……這份治下的能力,這些政策的施行,只要方法對了,無論換了誰,都差別不大!”
幕賓聽了,有些默然。陳登這份感受,他也是感觸良多的。
他甚至對聖人之治都產生了疑心。
因為以前都是為了顯擺能力,提倡人治的。只要有才能,便能將治下治理好,就是自己的功勞。
現在才知道臉太大,臉皮再厚都不敢再這樣自我以為。
看了徐州治下以後,他們才知道,一個好的內治,不在於人,而在於體制本身啊。只要上面引導的好,下面的郡守啊,大官小官的,換了誰區別都不大!
而用陳登目的只在於抵禦外敵罷了。這才是他優於旁人的地方。
這一點,他們感悟特別多,以前他們真的想差了。所以沾沾自喜的那種恨不能得伯樂的那種哀嘆和自賞。
看到徐州所為,才知道最重要的,也許並不是止是選賢用能,更重要的是變革本身。
秦圖強變法,才有強秦。而制度本身的優勢,才是它最終能站立巔峰的基礎。
古人講儒入士,而道則提無為而治。而最難得的是,好的體制本身,基礎架構好以後,既入士,又能無為而治。各人各司其職,不越矩,就已經完成了每一個人的使命……
這是一條條暢通的筋血脈絡。而最終成就的將是最終的強大。
幕賓明白了,他並非是為呂氏獻祭,而是願意用命,為這份強大之制而貢獻一己之力!
每推進一大步,都是需要犧牲者的。
而陳登有這個覺悟,願意去做這個推動者。
兩人沉默了一回,幕賓釋然一笑,道:“也罷。成與不成,只看天意!”
孫策死了,是個壞局面,也許也未必算是壞局面。因為江東的基礎還在,不會因為換了一個主人,而突然變弱。
孫策沒死,江東依舊還是那個江東。
所以,只看天意!
夜,黑魆魆的,臨近江堤渡口是沒有村莊和居民的。一來是因為江水常氾濫,一般三角洲這一帶,雖是很好的種植之地,但是絕不會建村莊和城鎮。二來是還是因為天下大亂的戰爭。
但是,交通要道依舊在,有官道,以及渡口!
以前天下太平之時,渡口是個極為熱鬧的地方,有建成的木製碼頭,還有無數的船舶,商隊,依舊過往引渡的船隻拉客的人。
只是現在,人的活躍度遠不及盛世之時,除非是逃難的。
否則一般情況下,這麼亂的時候,只要還有一口飯吃,沒有人願意離開家鄉和土地。廣陵以往雖亂,現在卻太平,如今既不用躲兵役,或是交不起稅賦而逃離土地。所以百姓還是很安然的。
但即使如此,也沒有人會輕易的靠近這個渡口。這個時候,要麼是敵軍,要麼就是賊人。
沒有多少客商這個時候還想不開,到處亂跑做貿易的,這連鎖效應之下,就更沒有引渡的船以及擺攤的要在渡口和官道上了。
曾經的碼頭因為防敵而全部砍去,這裡,很荒蕪,沒有人煙!
江面上的風,一到晚上,呼呼的吹,在風中就形成風聲,如鬼叫似的!
只聽到江水拍打岸上的聲音,卻看不清江水的具體面貌。
今天晚上,星還不怎麼亮,人的視線極為受限!
高二孃看著江面,蹙了一下眉頭,身邊跟著二十精英,俱都是短打打扮,揹著弓箭。他們將馬栓在樹林裡,藏了起來,隻身來了江堤巡看。
而還有二百兵,在十里開外埋伏著,若是有啥事,其實未必能來得及!
這裡面藏著的風險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