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劉備損兵憂前路(第1/3頁)
章節報錯
徐州好在哪裡?!好在有來自海上的貿易,重整貿易秩序是徐州一直在做的事,也是在發動商賈都在做的事情,所以才會能支撐著這麼大的開支。雖然還是捉襟見肘,可是給再與時間,徐州必然富庶,並且不亞於江東。
所以春秋之時,魯國那麼小,都很富,還一直有能力欺負別的小國。齊國更不用說了,富的時候連楚國都沒法與他比。
只因此處,雨水豐沛,若風調雨順,百姓安居,稅收怎麼會少?!
而來自海洋的季風,也足以令糧食有兩季,三季那一種。
這樣子的地利,叫西涼比也比不上啊。
所以馬超簡直扎心了。西涼那鳥地,種地都難,只能放牧,農業其實很少。
再加上人荒地荒,又戰亂,百姓在那很容易出事,要麼被搶,要麼財產被偷,人還可能被殺。所以西涼兵強是真的強,但若說能發展很大的基業,是不可能的。若是天下太平,其實西涼守將也能富的流油,只要過往西域的商人交點過路費,也不可能窮!可是現在,別說商隊了,人都少。商隊生命安全沒保障,也不會拼死跑這條線。
只能依附於人嗎?!
“我知道孟起以為我有私心,我是有私心不假。可是若只以西涼的前程作想,也請孟起知我真心,”龐統道:“若無王諸侯,西涼於十八路諸侯之中,也可安然,無危急也。若諸強並出,必要相互侵伐,西涼,必須要有盟友,必須要有出路……”
“巴蜀若出王,必也富庶而發展,然也有限,再富之處,莫過於江東,然富庶不等於兵強,孫策至今仍不能率大軍過江,何也?!奈何北有諸強是也,再是袁紹與曹操,此二子,必滅一也,孟起也絕不肯附,只剩下徐州了……”龐統道:“兵強,富庶,久之,必壯大於諸侯。呂布此人不過是彭越之流,說呂布可比項羽都是高讚了他。若無女公子,光憑呂布,哪有徐州今日,徐州也早滅矣。然,既有女公子,徐州之前程,孟起當思之!而最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孟起與女公子年紀相當,皆為英雄相惜,少年情誼,非常人可比……若孟起,思而歸之。以孟起之才能,將來,功何在於韓信之下?!呂嫻非呂后,也非其父,不講舊誼之人。而漢室歷來都有封諸侯的傳統。馬氏,將來若有大功,最不濟也是王侯之封!憑著這份少年情誼,也許馬氏還可獲得呂姓封。更進一步,真正的成為肱股心腹。”
你說這麼多,咋不叫我娶她呢?!
馬超心中腹誹,嘴上卻不提。他低著頭,心裡是有這個心思的。但是這個事吧,現在不太一樣了。
眼瞅著呂嫻是一定會有王業之人,這樣的人,說嫁,那是不可能的。
他若是要想娶她,也是不可能的。
如果真的要聯姻,也是馬超依附於呂氏呂嫻,而謀得聯姻的利益於馬氏。
這個就太掉價了!
馬超打死也丟不起這個臉。一個人可以貨才能以得重用,但若是變了性質的出售男兒身那種,那豈不是犧牲了他,等於是送給了呂嫻獲取利益?!
他馬氏的面子不要啊,他馬超的臉面何存啊?!裙帶關係,靠妻族而起興,他……
他又不是倖臣!
一想就悻悻的,以前吧,還會想一想,覺得要是把她娶了,那好嘛,把呂氏也給吞了,現在他是沒這個心思了。因為他吞不了。
龐統說的明白著呢,徐州之強,現在只是起步之時,而西涼之強,再發展,也就這鳥樣了!註定是要低於人下的。
既然吞不了,那聯姻只能伏低作小,那還不如做兄弟呢。
萬沒有好處沒得著,結果臉面丟盡了的。
所以馬超現在絕不會再提什麼聯姻的事了。
他也不傻。娶個看中的女人為妻,這當然是好事。但這要是折損到男人的尊嚴,那就算了!再有好感也不行。
男人要是沒了尊嚴,還能叫男人嗎?!
沒了這個心思以後,馬氏與徐州的關係,以及他將來與呂嫻之間的關係就很微妙了。
沒有捆綁,就一定會有嫌隙發生,將來必有叛逆的心思生出。
而龐統是在勸說他以後看勢行事,要向呂嫻低頭。低頭什麼意思?!
是臣服。
這個臣服,不是男人向女人的臣服,而是臣對君,對主的臣服。這與是男是女就沒關係。君臣是天地之秩序,他倒不在意向一個女主君低頭的,臣對君低頭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