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他兼得兩樣。

關羽便知道此人是天生的武將,也有天賦之人。

西涼馬氏之後,果然名不虛傳。小小年紀,竟如此用兵,已然超出普通戰將極多!

關羽撤後,避其鋒芒,策馬繞圈,再圖時機而伺殺之。馬超追!

這邊劉備也都看的驚歎呆了,不禁撫掌道:“若得此將,此去巴蜀,更不愁也!”

顯然是眼饞加呆滯。因為少有能與關羽對敵者,世間除了一個呂布病態的強以外,關羽是幾乎沒遇到過什麼對手。他是倨傲,居高臨下的。

而馬超的出現,是意外,也是出乎他的意料,正所謂強中更有強中手,面對如此力將,劉備本就是渴才如命之人,如何會不眼饞?!

因此竟是朗聲道:“馬孟起,備素聞馬氏一門是忠良之後,世代為漢卿公侯,備雖不才,亦是中山靖王之後,既都為忠良,何不與備共舉漢室?!盡忠義於漢天子?!何必在此糾結,與賊為伍?!呂氏之人,臭名昭著,馬氏本是卿良,何必與賊為伍亂自身之名,汙世家之穢?!惹天下人笑,笑忠義落汙泥?!孟起,可知之?!”

馬超聽了,哧笑一聲,哪裡肯理他?!

若是得空,他也會回斥回去,只是眼下,一心要追殺關羽,竟當劉備之言為耳旁風!

劉備見馬超不答,也無慢下馬的意思,便道:“馬氏世代漢卿,汝父馬騰更是漢臣,為漢戍邊久矣,忠義名滿天下。何苦與賊為伍,讓人不齒?!何不與備共舉義事,誅漢賊,忠天子?!”

馬超忍無可忍,頭也不回的大喝一聲,道:“超世家之後,不事販席織履之徒為天下笑!本是公侯,豈事白衣?!大耳賊休得在吾面前哄抬,待我殺得關莽夫,再來殺汝!”

劉備一聽,便知道此子難以約束,又如此自大,不屑於己,心中也慼慼然。這個人,既然如此難以約束,與其要了他難束猛虎,還不如不要也罷。

只是聽著他這等輕視之言,劉備心裡也是不高興的。

但是怎麼說呢,他劉備聽過的輕視之言還少嗎?!

聽的久了,不高興歸不高興,他是一個非常合格的政治家,心中雖怒,卻是喜怒不形於色。

只是,這個人如此之強,被徐州所得,所用,將來,必為勁敵。

本來呂布一人,便已經是難以想象的壓力和力量了。再加上馬超。這天下……

劉備心中憂慮,看著馬超與關羽在大戰,一直在尋思著對策。此人,身邊又有龐統鋪佐,將來恐怕……

龐統早聽見劉備之言,此時回道:“劉使君不必為馬孟起費心,馬氏自有忠義,棄小忠而保大忠,棄小義而保大義!此之忠義,非汝可知也!”

這話說的能氣死人。只差指著鼻子罵劉備是小忠義,不是大忠義了。

劉備豈能高興?!

劉備卻笑言道:“小忠義不存,大忠義何附?!徐州未有忠義之根基,將來,必損根基,再有業,也是空中樓閣是也……龐統先生,素聞汝名久也,奈何明珠暗投?!”

龐統微微一笑,道:“人自有志,非使君可知也!”

劉備笑了一下,知道這個人也是招攬不來的了,便不再言語。心中隱憂,面上卻不顯。

這二人若都為呂嫻死忠,將來……

馬超的鐵錘是很狂的,幾乎是用著蠻力再追錘關羽的大刀。

青龍刀就算是重兵器,也耐不住如此鐵錘的打壓。就好像再利害的剪刀也耐不住石頭的錘打,這不是武力值的差異,而是兵器之間也如生態鏈或是說是五行關係,相生相剋。

扁形之物,最怕的就是這種重物的打壓,會斷,會捲刃變形,所以這鐵錘給關羽的壓力是巨大的,再加上又有傷在身,鐵錘每每一震,他每每一擋,這虎口和手臂都會出現發麻的情況。

關羽心知再這樣下去,必要在這廝身上吃虧!

他倒是想借機斬殺馬超,奈何這廝身手矯健靈活,他每每欲斬,皆被馬超避過。

關羽知道這廝的厲害。厲害在於,自小武藝熟練,很多殺伐都是有套路的,他既熟能生巧的避開危機,又有長久訓練以後的耳聰目明,敏捷的反應能力。

只要關羽一擋,他都能避過,也就是說他已經勘破了自己的套路。

關羽的汗也沿著額頭和後背落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