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急奔回關羽中箭(第3/3頁)
章節報錯
就連伊藉都很驚訝,拱手笑道:“翼德好計謀!”
張飛得意道:“我自也不能叫兄長丟臉!”
“後軍已散,然還有追兵,蒯越人數眾多,而我軍少,還要尋一要地,才能退之!”伊藉道:“否則待他們與蔡瑁軍合,使君與軍師不好應敵及撤退,恐受害也。”
“你且說何處可退蒯越?!”張飛道。
“蒯越極為小心,若叫他瞧出將軍兵少,必會圍而困之。此事還需要地利之便。否則恐難詐到蒯越。”伊藉道,“不如先走,待找到地利,再埋伏!”
張飛點了點頭,眼睛一轉,便帶著伊藉和兵馬,先往當陽走。
路遇一條小河,他帶著人渡了河,道:“蒯越必追來!”
伊藉道:“翼德意在此退蒯越軍?!只恐他並不會完全退。蔡瑁在吾後,他必要去接應。若蔡瑁後軍無恙還好,如今後軍已失,蒯越怕蔡瑁出事,必然緊追不捨!”
“無妨!飛只叫他瞻前顧後,不敢輕易來追,”張飛道:“完全退之,只恐反暴露我軍之少。與其如此,不如嚇一嚇他。叫他不敢貿然來襲,要為哥哥和二哥爭取時間。只要與大軍合,何懼蔡瑁與蒯越追兵?!”
伊藉對張飛的看法有了些微改變,此人粗中有細,也是難得的一員良將了。雖然他有時候很粗心,比如當初大意失徐州等事,然而真正緊張的時候,他是很靠得住的!
劉備有這二兄弟,此去巴蜀,必有功名!
當下議定了,便守在這河邊,就等著蒯越急追而來了!
而後軍散,逃兵於外,多數都是往荊州方向逃回的,正遇著蒯越帶著兵在追,見到這麼多逃散的兵,心中便是一驚,叫來一問,方知後軍已是被張飛破了!
蒯越驚愕一聲,道:“不好!德珪必然有失!!”
當下下令急行軍去策應蔡瑁,但也怕有埋伏,所以並不失小心!
到達河邊時,多派斥侯去對岸探,但少有回者,少數回來的人皆說有很多馬嘶鳴聲,還有腳步聲……恐有伏兵。
蒯越心中驚疑不定。一時之間也不知是張飛故弄玄虛,佯裝有很多兵馬詐他,還是隻是他想多了,其實人並不多。或者是,根本就沒什麼伏兵?!
蒯越下不了決心,再加上身邊也確實無將可敵張飛,遲疑之下,自然下不了決心要渡河,便只多派斥侯營的人到對岸去探明要緊……
還派了人去後軍被燒燬的軍營去檢視到底遇到過多少伏兵,斥侯經驗豐富,只要檢視腳印和馬的腳印,便可粗製判斷……
他便一直等著訊息,而不敢進。
再加上一直未再收到蔡瑁的回信,這心裡真的與火燒似的也差不多!
隔著一條河,像隔著無數的猜疑和焦慮,當晚,蒯越並沒有貿然下令渡河,唯恐有所埋伏,他只想等到更確信的時候,等到有斥侯準確的情報再動手。
而這條河,的確是個麻煩,就怕在渡河到一半的時候,突有伏兵而出,就會變得很被動!
而張飛並未出來叫罵,引戰。
當一個人心裡有猜疑的時候,無論對方出不出來引戰,都是會懷疑的。張飛若出來叫戰了,便像是故意激他,也可以解讀為嚇退他。可他沒出來,是不是也算是一種默默的引他渡河而半路擊的策略呢?!
所以有時候人的腦補,真的很有想象力。但沒有這個東西,也有多少人因為不夠機警而吃苦頭。
蒯越現在就是這樣,進退兩不宜……
關羽與劉備帶著百騎,一路狂奔,路上基本就沒有停留,一路取道往當陽去。
約有十里之遙的時候,已經能隱隱的見到火光。
關羽與劉備皆訝驚不已,劉備道:“軍師能堅持到現在已屬不易,二弟當速去助陣!倘若陣破,再成陣難極也,如何與那許多兵馬對敵?只會被動而吃力!”
關羽點首,正準備出發,突然一箭朝他面門射來,嗖!破空之聲,在獵風之中,發出金屬般質感的尖銳之聲。關羽根本未及看,下意識的先護劉備,待自己再躲時,已是遲了。
當!他用青龍刀稍擋了擋,雖知躲已不及,按下劉備以後,用刀去擋時,卻只擋歪了些,那箭,已入他的肩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