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想了想,道:“也許不遂汝意,蔡瑁反來攻我。”

“又有何妨,那時徐州兵已至,左不過是三方混戰,何足懼哉,”龐統道。

龐統還是很穩得住的,他雖要急立功,然而,當發現諸葛的兵陣不是那麼容易破的時候,他就熄了些心思,便是諸葛亮想引他入陣,他也不中計。

諸葛亮也就這一點,能夠媲美天智。然而龐統並不敢輕視諸葛亮的用兵統籌的能力。

他還是需要有援力,才能夠真正的破諸葛的陣。

馬超道:“需要多少人,才能破諸葛之陣?!”

龐統道:“此陣極大,需要的不是一湧而入,而是分批次入陣,一一破解解圍,諸葛在兵法陣勢上的能力,便是統也略有不及,陣中變化萬千,我需看清以後,再發軍令,我若入陣,令不達陣外,無人來解,我若不入陣,陣中之人,左衝右突皆不得出時,必然慌亂,屆時都是被圍殺的命運,外面無援,必死無疑。陣法之力,在於殺人於無形。便是西涼騎兵再強,將軍再勇,也不可擅入而輕敵。若不得機竅,只硬衝,未及衝出,已力竭而死矣。這便是困殺局。”

馬超若有所思。

龐統道:“若將軍能力殺魏延,劉營中出兵反來擊我,反而有利於我軍。”

“這有何難?!”馬超輕笑一聲,道:“明日我便斬殺這魏延。”

龐統冷笑一聲,還是別吹的太過了吧。

當夜無話。

諸葛亮帳中,魏延在,卻是欲言又止,他來請戰,遲疑的道:“軍師,延以為,若主動出擊,能佔據先機。我軍人倍於馬超,現下又缺糧心不穩,倘力戰,許有利,若不力戰,反而養奸而害我軍,若糧草再缺下去,只恐再無戰心,馬超甚勇,那時恐晚矣。”

魏延是請戰派,力戰派,主動出擊派。

而諸葛亮卻是保守派,謹慎派,一心等待時機,要穩贏,並且要保住劉備那種性情。

聞言,已是不悅,當下就否決了,道:“文長雖勇,然馬超更倍勇於你,若是力戰不能勝,我軍當如何收尾?!他若卷軍來襲,文長有失,關張二將又未歸,何人可擋馬超,況,龐統之才能,又豈是汝能知者?!其人絕不可小視。”

魏延心有不甘,又不好反駁,心裡卻是哧笑一聲,就那個五短身材,縮的連脖子都沒有的龐軍師?!看上去,可是猥瑣的很,都說相由心生,他瞧不太上龐統。

諸葛亮細觀魏延的表情,見他還是會露出些不忿之色,心中頓生不喜。

不過他當然不會表現出來,去了巴蜀,此人擅統兵,還要賴仰此人之力勇,才能開拓。也罷了,再用用看吧,倘若真不馴,再說不遲!

“明日他來叫戰,必為力戰,一切仰賴文長。”諸葛亮叮囑道:“馬超勇而長力,若文力力竭,不可逞強,立即回營。他意欲殺汝,而破我軍矣。汝不死,我軍不出,龐統此等兵力,不敢妄動。現下還需平衡。待主公與關張二將回,一切才有挽回。”

魏延認了,道:“是!”

他出了帳。

諸葛亮看著他的背影,魏延不是衝動的個性,雖極於立功,但若穩不住,便也不是大將之才。

孫乾進來了,諸葛亮道:“二位夫人如何?!”

“雖有些受驚,但一切尚可,”孫乾道:“行軍如此驚險,又擔心主公安危。難免如此。”

諸葛亮點首,道:“若糧草來,便能緩和幾日。只待主公與關張二將歸。我雖佈下了兵陣在此,卻只能防守,只能等敵軍入陣才能成殺局,卻不能主動出擊。此時越出擊,反而兵損不利。當今之勢只能守。”

“蔡瑁大軍將至,軍師可已做好準備。”孫乾道。

“已備下矣,惜無大將可用,光憑魏延一人,很難抵擋蔡瑁大兵與馬超的共戰。”諸葛亮道:“吾已將訊息透與蔡瑁。只言馬超是為荊州而來,他必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