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我爹是呂布312(第2/2頁)
章節報錯
此時呂嫻見呂布似有所悟,心中欣慰極了,便笑道:“現在對於臧霸等人的封賞,不難受了?!”
呂布搖搖頭,卻有點不大好意思。
“加官升職很重要,不止是收攏人心。”呂嫻柔聲道:“所有的政令都需要人來完成的,你尊重下屬,下屬便會尊重你,你若輕之,人也輕你,如此惡性迴圈,何以成事?!呂氏一族,無背景無靠山,而徐州地界也不算大,所以爵位一定要不吝惜,待遇福利給到位了,人心自然也就聚攏了,父親的心要放大,自己是山中之王,就不能吝惜別人為侯。如此,一些在父親身邊的人能安心,而有猶豫來不來的人,也會來奔。”
“如高祖劉邦一樣?!”呂布道。
“是,”呂嫻笑道:“劉邦的性格也很不怎麼樣,可是賞財位,封爵位,從不吝惜。父親可以與他學習,雖不能與他相比,但父親之勇,亦是他所沒有的。”
“唔,高祖善於納諫,這一點,布遠不及他。”呂布若有所思。
知道反思了,這可真是太好了。
呂嫻笑了,坐在他旁邊,放鬆下來,道:“父親知道高祖與袁紹的區別嗎?!”
呂布一怔,認真思索起來,道:“高祖該聽的聽,不該聽的,別人說破嘴皮,他也不聽!這一點,十個袁紹也不如!”
“是,”呂嫻笑道:“這是一種極其強大分辨的能力,便是曹操也未必能比得上的,但凡為主公之人,多少都有所堅持,可是也不能太堅持,而不聽人己見,這其中的度,很難把握,最能把握時機和分寸的,高祖獨一無二,旁人,始終難及。高祖的能力,不如總結為,他知道一件事的後果,這是明君必備的品質。比如說,今天有官員說,糧草艱難要加稅,這是一時之難,難到可能真的吃不飽飯了,一般品質的君王,必定為了度過難關,也會同意加稅,可是明君便是餓死了馬,餓死了軍士,咬著牙,去吃草皮,也不會加稅……父親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他知道這是一件惡性的開始,他知道後果,絕不僅僅是加稅那麼簡單,上面說加半成,然而一旦策令一下,底下的施行,多少有所偏差,當監督無力,沒有精力跟上的時候,這個策令,馬上就成為抽自己底牌的大火,把底下燒著了,滅都滅不了,敗的更快……”呂嫻道:“策令與執行不一樣,策令一出,執行,可能會出問題,而且不是你想叫停就能叫停,如火燃起,你再滅時,卻已經來不及了,縱然沒有燒光,也會元氣大傷,很可能再難東山再起。說這個,父親可能聽不太明白,我只是想告訴父親,做開國之君難,做守國之君更難,如胡亥,大秦二世而亡,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父親以後若為君王,萬不可隨意下策令,當要審慎,謹慎,別的小錯犯十萬個,也沒有極嚴重的後果,可是國事,必須謹慎而為……”
呂布若有所思,道:“說此,布不甚分明,但也警惕,只是若說軍事,項羽何其強也,然而,軍令之上,失之毫釐,謬以千里,一步錯,再想扭回時,已然全線潰敗,再不能扭轉了,這也是後果……”
現在的呂布啊,悟性不錯!
呂嫻道:“不錯,父親應該明白,”對這點,呂嫻便無意多說,呂布自然是懂的。
呂布嘆氣,“我兒為我師也……”
“父親也不必為自己的不足而自卑多思,為人主者,哪一個完美?都是有小毛病的,只要不影響大局,其實都是小事,父親沒有嫉妒魏續他們的封賞,這一次已經做的極好了。不必力求完美,畢竟父親是做大事,建大業的人,並非是求完美之人,既無需修心,便唯做到最重要的便可。”呂嫻道:“這一次父親就做的很好啊……”
呂布很是感動,也有了很多的驕色,笑道:“能得我兒一句誇,為父心裡便值了!”
呂嫻聽了也笑,道:“父親凡事記住,可忘不可忘,可提不可提之標準,也就知道了行事的一些準則。”
呂布一副洗耳恭聽狀。
“有恩於人,忘之,不可提也。受恩於人,不可忘之,常提也。”呂嫻笑道:“若有賢人來投,受天下賢士,要比對貂嬋,赤兔還要親,還要好。如此,事可定也。”
“大善。”呂布笑道:“袁紹是個奇人,該聽的從不聽,堅持自己的,不該聽的,他聽,疑慮自己的。而布,以前也如是,並自負,常不如他。如今,布卻自比袁紹強多矣,布終有吾女規勸而聽之,然紹,謀士雖多,卻不能聽用,布與之強矣。布尋到了願意聽的人,而紹與很多人未必能得如此之賢。嫻兒,今日曹操未與你封,他日為父為王,為君,定封你為真正的賢人!我兒才比周公,不可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