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淩統偷襲陳登營(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就是她以前一直重複審言的,徐州要天下,必要先定中原之意。
一想這其中要走的路,遙想以後此般的盛況,臧霸心中也升起熱血。他雖對功業名利一事看淡,卻重義,如果能在她身側看到天下如此之勢,也是會很高興的。
而他知道,他等著的這一天,遲早要實現的。
臧霸不知道這一天要等多久,可是活一日便在她身邊一日,看著她能走到哪一步,慢慢實現她的理想。她的理想,才是興天下大義之行也。
臧霸道:“有朝一日,若天下統一,女公子要做什麼?!”
“當然是罷兵,養民力,蓄國力,治世之道,又是另一道法則了。”呂嫻道:“天下亂時,民不安,若有冤屈,也無所告訴。衙門廢馳,百姓餓死。而治世,則是明正典刑,民有衣食,民有冤屈,可上官府告訴,這就是體制。而要做到這一點,未必就比打仗更容易。屆時,便是所有人共同的努力。只要維護太平,只要官府給與申斥口,其實百姓,很好安定的。”
抓住了重點,也就能平冤獄,治天下了。
是的,治世,就是平冤獄這一件大事。
而其它的,所謂的養民之策等等,其實只是朝廷引導,而百姓自會自給自足。
朝廷真正要做的,只有這一點:冤有處訴。天下自會太平。
當年臧霸父親就是有冤無處訴,臧霸這才殺了官吏,逃走為泰山賊的。若是治世,又何須如此。治世之中,公道正在,大義便在!
臧霸道:“那麼,呂氏興旺,立下社稷,漢天子呢?!”
“周王室立,而置商遺民於宋,漢天子之事,自與袁氏同,”呂嫻道:“我等皆是漢人,既能容天下,何不能容一漢天子?”像袁氏一樣看著便是了。便能復辟,也不可能了。所以呂嫻不會殺,還會善待。
其實這樣的先例有很多,也不是每一個都是殺掉結束的。
這樣的容人之量,呂嫻還有,她也有自信,呂氏若得天下,久之,天下人都興呂,除了少數要復漢以外,又能成何勢?!
勢這個東西,如火,火熄滅成灰,再死灰復燃,怎麼可能?
臧霸點首,心中最後的疑慮也去了。餘下種種,唯有無邊無際的信任和死忠而已。
呂嫻看看山洞外面的夜色,道:“睡吧,明日一早還需繼續趕路。算一算日子,其實今天,算是過年。”
明天是初一啊。
可是亂世之時,一切都亂了,別說年節了,便是二十四節氣,百姓都顧不上過。
除了一些治安,以及軍事重鎮,或是未廢的城池還過以外,其它的萬家燈火類的節日,全部都沒了。
若是治世,外面肯定到處都是鞭炮聲的。可如今,卻安安靜靜到過份了。
這些,難免叫人傷感。
以前的漢,雖然也人口稀少,地廣人稀之處,也少有炊煙,但是,從不至於到這種程度。
現在全中原的人口,還知道足不足一千萬人。
與後世,真的不能比,哪怕後世一個超級城市的人口都不止一千萬人了。
現在這人口密度,真的一點不誇張。
三國之時,死於戰亂中的人,太多太多了,幾乎沒有任何一個亂末之時,能與現在這裡相比。
徐州雖一直在吸納流民,然而,能挽救的又有多少人呢?!
可是哪怕不能挽救,也得繼續做啊,至少,能讓活下來的人,都有一個奔頭。
戰爭上的人口銳減,真的是殘忍的特別耗大的殘忍犧牲。經過黃巾起義,董卓之亂,中原群雄的相互攻伐數年,再加上天災,各種的人禍。三國時期,是完完全全的廢馳了很多的東西。
平民自不必說,死的不知道有多少。而很多的世家大族,也在其中灰飛煙滅。
戰爭所帶來的,是滅頂之禍。沒有任何一場天災,疫病能與之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