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上限在哪兒,似乎天下的勇戰,沒有一個能探知到的。想到此,也不免心驚。

呂布之猛的確不虛,也因此,更叫孫策覺得必是勁敵!

孫策心中的危機感是真的很重。

呂布策馬死追不放,張遼拼命趕上,道:“主公,窮寇莫追也!”

呂布追了一陣,便也止了馬,道:“罷了,反正驅走孫策就可!”

張遼道:“正是如此。孫策精銳尚在,必去圍荊州。倒合意也。”

紀靈帶著精銳過來,道:“主公,文遠,靈且去廝殺一番江東之兵!”

“不可急追。見好就收!”呂布道。

紀靈應了,當下帶了眾副將等人,幾營相合,奮力追了孫策老遠。

見孫策一心要離開廬江,紀靈舊恨上心頭,在後面大罵道:“孫伯符,汝之起勢皆借我先主之力,汝不負義,何人負義?!還敢再來要璽?”

孫策見他緊追不放,放出冷箭,道:“袁術,國賊也,談何為義?!”

“汝既為袁術將,如此忠心,為何還要降呂布,如今追吾,是為袁術,還是為呂布?!”孫策冷笑道:“真是好一個忠心而叛昔義的大將啊!”

紀靈放出一箭,被太史慈擋過。

紀靈氣的大罵,道:“汝獨負袁公路,將來必不得好死!”

孫策不以為然,若是詛咒能咒死人,先死的人該是呂布才是。此人絕恩義,不忠背主,早咒死了。

這紀靈找不到人撒氣,也就只能這樣罵罵人了。

江東之兵護著孫策一徑走了。

紀靈在眾將力勸之下,這才止了追。停了兵馬。當下清點兵馬,收拾輜重與戰場。這才退回廬江去。

孫策逃出廬江之地,過了河,才算是停了下來,當下顧不上生氣,火速的收拾殘兵,整肅各營,重新合兵,也顧不上鬱悶,一徑先往荊州去了。

廬江不利,只能先顧重要的。孫策回首看了廬江一眼。以後想要進淮南,有呂布坐陣,怕是難了!要過江圖取,呂布必是心腹之患!

一時心中焦躁,穩了穩,便一面發信與周泰和淩統,叫他們撤出廣陵,前來荊州合兵支援。一面又寫信與周瑜,讓他繼續江夏,但要注意防範呂營偷襲騷擾。

如今廬江失利,不得取。只能收縮戰線,只盯重點了。

這也是不得不為之勢。

只是,叫周泰與淩統二人退兵,只恐已來不及。

而此時的呂嫻已至兗州境內,她與臧霸二人尋到了一條小道,窄小不已,僅能供一人一馬透過,有些地方還得低頭,才能透過,頗費了些力氣這才過了來。

呂嫻一一記了下來,到時要出奇兵,這小道,稍窄之處還是可以稍微鑿開些,如此便能快速透過。尤其是糧車與騎兵,必然是要經過小道過去的。而步兵卻可以攀上去,倒是效率更快些。

已至兗州境內,二人明顯的感覺到兗州突然增了兵。

身邊帶的人目標太大,因此便稍分散開,各自隱蔽了。

而二人身邊只留了二十精銳。其它人全都各自隱蔽,人少,目標也小一些。

臧霸對呂嫻道:“曹操應有所覺,怕是會有刺客。”

呂嫻道:“我爹隨性跑到南陽外去,只恐郭嘉就能推斷出來。所以,一定會有刺客的。”

臧霸很緊張,想是擔心她的安危。

畢竟孤身進入,這何其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