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我爹是呂布401(第3/3頁)
章節報錯
嚴氏無可奈何,嬤嬤扶她道:“女公子若無如此才智善辯之口舌,又如何能有今之位?夫人且不必太擔心了,人中之龍鳳,又如何能困得住在家中,早晚要往外飛的。女公子說的雖糙了些,但是話在理,當多生幾個方好,以後可為助力。”
嚴氏點了點頭,道:“袁氏大姓,聽聞快來徐州了,袁氏子嗣甚多,我看嫻兒是很羨慕別人的親兄弟一起上陣為助力的。”
“是啊。”嬤嬤道:“再親,也親不過兄弟。以後的基業,不止是一點子家業和家產。宗室,子嗣越多越好。方是興旺之道!”
嚴氏點點頭。他明白,隨著水漲船高,以往的一點小心思,都要不得了。
不僅不能顧忌後院所生的孩子,還得要多多的生。不僅不能顧忌後院中的女人,還得為呂布收進來的妾室與女子給與安頓。
因為家不再只是家,而是國,而是社稷。
家人的關係,也不再只是家人的關係,更是政治上的關係。
兄弟姐妹,親眷友人鄉鄰,都是天然的盟友關係。天然的助力。
所以,小到家,可以爭一爭,但是在這樣的政治大家庭中,是越要不得的。
齊心才能協力,才能走的更遠!
嚴氏雖出自小門戶,以前也許也有點不舒服,可是他從未有害人之心。
如今她更是呂嫻生母,水漲船高,她的地位誰也動搖不了。
她也自可大度一些,方能勝任一個新的政治身份:主母!
將來才能勝任天下的主母之稱職。
所以要進行上崗前的陪訓啊,她是後院的最高領導,以後教導子嗣成材,以及理順後院女子,都是她的責任。
她也一直是這樣學習著的。
嚴氏道:“我以前,從未想過將軍會將嗣位與嫻兒。我雖不能像貂蟬一樣給他們父女管理好一個部門,然而,我卻能不給他們添亂,盡力的做好自己的事,不叫他們分心,輔佐一二瑣事,也好。”
“夫人這樣想,便對了。”嬤嬤笑道:“將來是萬人之上,萬萬人之上,也需如此和睦方好呢。如此恤下,誰人不敬?!做主母,無需事事威肅。反倒這般慈祥,才更為可敬。”
嚴氏點了點頭,別的她是不懂,反正她是為夫為主,以女為主便是了。
不說多能事,不出錯,便已是大幸。
嚴氏很低調,從不在外人面前顯出將來的事兒端倪,她一向都是謙藹的性子,溫柔如水。就是淚多了點兒……當然這幾乎也是古人的通病。
諸葛亮看著面前坐著的賈詡,便笑道:“文和不必阻我矣,必也阻不住!”
“孔明去意定了?”賈詡道。
諸葛亮淡笑不語。
賈詡道:“既如此,便可惜了。惜以後必在戰場相遇,只恐孔明未必能抵擋得住呂氏大軍。”
“呂軍雖強,然如何能四處開戰,待來時,亮已然助主立下基業矣,只守不攻幾載,呂氏何以進?!”諸葛亮道。
“只守不攻?!”賈詡可不信,只笑道:“偏於一隅?!”他可不信。
兩人其實都預設了當今天下的時勢發展了。
都是智者,其實打啞謎就行,沒必要說透。
“孔明既主動擇主,又怎會是隻守不攻的性格?”賈詡道:“若連江東北上,一則人心不齊,二則孫策也不如孔明意,敗則相互推諉責任,加劇矛盾,勝則難以瓜分城池,實在難以看出高明之處。”
“因此只守不攻,天下三分時,連江東抗中原。”諸葛道:“只恐文和心裡也是有數的吧,中原之戰,會耗盡徐州精力。要拿下中原,必要傷及元氣,那個時候,還有精力對江東和蜀地否?只怕連得荊守荊都難以自食其力……”
賈詡看著他,眼眸底的笑意更深了。
“袁紹,曹操,呂布,地獄之戰也,”諸葛自負的道:“十年內,呂布都休想有機會往蜀益去。”
所以這是篤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