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我爹是呂布371(第2/3頁)
章節報錯
孫策因此才得以喘息。
他與太史慈已然遇著,太史慈腿受了傷,雖還活著,但是再碰到強兵,未必有一戰之力可保孫策了,因此二人是小心低調,帶著少數脫圍的精銳,一行不足百人,其它盡折在壽春城外,可謂是元氣大傷。
而且孫策的手還受了傷,那高順箭術驚人,一擊必中,因為他的戰鬥力也算是大大折損,一行人逃竄,小心的避開所有兵馬,一點子風吹草動,都要戰戰兢兢半天。
現在的他們賭不起任何輸面。也難怪十分小心。
一路狼狽的真的是說不出的沮喪和喪氣。
孫策眼眸如淬血,一徑沉默著,閒了時,拔著草含在嘴中,看著天空。他不說恨,也不發洩壞情緒,有的只有積蓄在心中的風暴,還有默默要復仇的志向和心思。
張遼的呂營中人還在尋到叛軍,以及尋找孫策。
太史慈怕孫策有閃失,便勸道:“主公不若與我換一衣物,主公當扮成小卒,速離此地方好。公瑾必派兵接應主公,只需要離開這,便安全了!無論如何,主公都需要急回江東!”
孫策沒有多言,應下了,二人換了衣物,太史慈一路護送著孫策離去,半路也遇到不少叛軍,又是幾番衝突相殺,也是疲於奔命一般,才撿回一條命,其中心酸不可勝數!
太史慈更是碰到一回張遼派出來搜尋的呂軍,差點沒能脫身,先讓孫策跑了以後,自己力戰,掉下坡,才算脫了身。
險險避開,總算是與周瑜派來的援軍碰上了。
呂軍再去尋時,坡下哪裡還有江東兵馬的影子?!呂軍以為是孫策,錯過了,便耿耿於懷,不能釋然。
一時飲恨,回去報知張遼,張遼道:“既已走之,不必再追!天不亡之,江東尚還有前程。”
張遼在外清剿了幾天,碰到幾批叛軍,絞殺的絞殺,招降的招降,看著營地裡也算乾淨了,便拔寨起營,一徑去了壽春城外,與呂軍合軍駐紮於一處。
二人軍合,壽春城外,幾乎是被呂軍給包圍了。
而劉勳張勳帶著主力大軍趕到城外的時候,哪裡還有他們的話話權?!
二人皆是敢怒不敢言,呂軍不肯讓他們帶軍入城,只准人入城,他們也只能駐紮營於外,心中積蓄著巨大的風暴。
高順在城牆上看了,便有些憂慮。
曹性上前,將望遠鏡遞給他,高順又用望遠境看了看,道:“只恐他們必不安份!”
“還會再有兵禍,”曹性也道:“不過,我料女公子也可以藉此清理一二。亂才好,亂了,才能真正的收服與彈壓,這其中的度,恐是我等不懂的事。不過咱們為將之人,聽軍令便是。”
高順點點頭,對這些平衡的方面,他的確是不太擅長,既為將領,聽命行事便是。便是真的再打起來,也可藉此,亂中殺了不聽話的。
這是練兵這法,訓狗之法,同時,也是政治。
很多時候,很多的東西,其實都是共通的。
既然叛者有陳蘭和雷薄,這個未明的時候,各懷心思的,其實更不少。
高順看了一眼,道:“主公在城外嗎?!”
“在,”曹性道:“主公不耐呆在城中,言是殘破不堪,看著糟心。目今主公扎一營於東。而張遼扎一軍,於西。兩營相對,可相互援應,不會有失!”
張遼是很慎重的一個大將,因此高順放了些心。
這個時候就怕有壞心思者,若是趁亂之中,圖謀呂布,其實都是很擔心的。
偏偏這種擔心,他們並不敢在呂布面前表現出來,呂布這人的性格,你越表現出對他的擔心,他便更不以為意,甚至還可能會引起反效果,自己偏去逞強。現在在呂嫻的引導之下,眾將士其實對呂布也有一套方法。
比如擔心他受刺或是被圍,就不能這麼直接告訴他,可能會有危險,你若真說了,說不定呂布還真的越不叫他幹什麼,他偏要幹什麼。他不聽你的,他這個人的性格就是這樣,自負的不得了。
可是眾將士在這個時候敢冒險嗎?!
沒人敢,因此,便會哄著呂布,引導著呂布,身邊跟著多多的人,比如擔心他被刺,身邊要跟多多的人,便會對呂布說,虎巡示盤鋸之地,人越多,才越威風,呂布包管不僅不反感,反而高興的展示著他的實力,像花孔雀一樣帶著諸多人馬。招揚的不得了。
比如叫他不去圍獵,不要涉險,便會誘導他去飲酒,吹捧他是天之神將,呂布禁不得人誇,包管高興的沒了形,在營中乖乖的待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