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我爹是呂布351(第2/3頁)
章節報錯
呵,真被徐州兵送回去,又算什麼?!威脅,下馬威,還是押送犯人?!楊弘可受不了這個氣,便冷冷道:“吾主使者亦在徐州,弘雖病弱,然,他們尚有一護送之力,不敢相勞徐州,只是要請徐州放人……”
陳宮笑了笑,道:“既是如此,只請長史自便,來徐州過久,還是招待不周了,有慢怠之處,還請見諒,若是見到袁公路,勞煩替吾主公代個好!”
楊弘氣的沒吱聲。見陳宮避重就輕,就是不提援兵,或是壽圍之危之事,一時氣的臉色都是青的。偏偏己處弱勢,是毫無辦法了。
如今這局面,已是山窮水盡,再這般混在徐州消磨下去,也不會有任何進度,且陳宮此人油鹽不進,不可能再下得了手,他就是在等,在等,楊弘已經接受了這個現實。
許汜還是跟著楊弘回館驛去了,楊弘讓袁術使者派人送他回壽春,使者鬆了一口氣,道:“長史能回去,主公必定有所依恃,此時孤立無援,若有依恃,總好過孤軍奮戰!”
一想到袁術的處境,使者的心都是沉的,想到壽春,楊弘也是恨的。
“那孫策等人,分明是呂布引來,”楊弘低聲道:“然而矛頭卻對準了我壽春……”
使者一想至此,也是咬牙切齒,然而還是馬不停蹄的馬上準備了快車快馬,準備送楊弘回壽春。當下竟也沒有耽誤,火速離開了徐州城。
主要是已經知道在此無望了,絕望之境是如此,透過哀求而答應援兵是做不到的了。除非答應駐軍的要求。然而,答應了,也只是解一時之圍。
駐軍是什麼意思,等於是將脖子套上了繩索,而另一端是自動的交到了徐州的手裡,徐州若想收緊就收緊,若想放鬆就放鬆,生死由他了。
楊弘一走,袁術的使者送出城外,一時眼淚巴巴的難受極了。
出使討好呂布,送重禮,願割城池,送美人,然而,人家根本不放在眼裡,獅子大開口,提出不可能答應的要求。
而連交涉的一面都受冷遇,他們一直在坐冷板凳。
這種要脅,逼人妥協的姿態,也怪不得楊弘要去撞門了,被逼連臉面都不要,的確太殘忍。
主辱臣死,就是這個道理。主若強大,臣自高人一等,主若低微於絕境,而臣子,竟是連死都死不得,活也活不成了!
一想起如今處境,不禁潸然淚下,淚撒胸襟。
何人能受得了這般的羞辱,別說是楊長史,便是他們,也有種兔死狐悲之感。
楊弘一走,宋憲便冷冷道:“不過是階下囚,與他如此客氣作甚?!袁術若往日不來趁我方空虛圍我徐州,今日他楊弘也未必非受其辱,他們做初一,難道不許我們徐州做十五?哪有這個道理?!”
宋憲憤憤不平的,武將嘛,其實上,有時候就為了置一口氣。
但文臣不同,弱勢時,他們能忍著,直到負重而舒的那一天,而得意之時,他們也同樣隱忍而在等待最最能收割的美妙時刻。
其心中的度數,磨算,把握,是張馳有度,並不肯失算,聽了一時意氣之話,還笑勸呢,道:“若是吾主亦此,我等人也未必比他的處境更好,此人雖然性格剛烈,不好相處,也是因為各為其主,在人品上,是值得尊敬之人!”
宋憲一想也是,便也不再多說什麼,向二人告辭,便回城上去了。
許汜對陳宮道:“幸而未出事,若是真的被逼著死在徐州,此事若發酵,必激烈袁氏。袁術必敗,然袁氏共體,只恐袁紹深恨吾主。倒是後患。”
群雄割據,是敗是死,都是如常之事。
然而文士若是死在一處,這影響力若是太壞了,就會傳的很遠。哪怕袁紹對袁術之圍不肯相幫,也未必能容忍一個文士之死的事件。
在這個時代,尤其是像楊弘這樣的文士,若以忠義直而死在徐州,傳播出去,必會發酵甚大,屆時,影響實在太壞了。
也難怪許汜會緊張。
眼下倒是鬆了一口氣。
陳宮道:“是徐州逼的太緊,這是事實。送走了就好,若再不走,此時抑鬱死於徐州,也不是好事。”
許汜深以為然,現在的楊弘,算是燙手山芋了,早扔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