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已經調轉了方向,道:“撤軍!”

當下馬奔騰,跑動聲,步兵跟上的聲音,天地震動一般。

斥侯早來稟,道:“南,西,北三門皆嚴防死守,全是精銳,東門亦然,外圍有呂氏父女的大軍在外圍堵,只恐脫困極難。”

“插翅也難飛不成?!”孫策冷笑道:“走東門,外有子義接應,尚有脫困之意,若不與子義合,更難脫也!”

眾人忙忙的跟著孫策往東門跑了。

也是!此時想要突破南,西,北門,不光有精銳兵馬,更有城門,想要弄開是個麻煩的事情。可能會耽誤更多的時間。

只有東門早已破開,而又有太史慈在外接應,只需脫出重圍,二兵相合,自成氣候。

所以眾人對這個決策,並無異議。

因為,哪怕東門圍如鐵桶,於江東兵來說,也未必會怯怕,反倒是其它三門,可能會浪費更多的時間,都不一定能離得開!

“小心戒備,必有埋伏!”孫策將兵馬分成三列,道:“從三條路包抄出去,遇到呂軍人,殺!”

孫策並不會莽撞,死固三門,只留一門,必然有埋伏。因此,他必須要小心才能出了這東門。

“來了!”徐庶站在城牆上,此時看著的方向,卻是城內的方向,道:“有三路步兵進了小巷子,換旗交戰吧!他們是要掩護孫策突圍的。”

高順命弓箭手準備,布了陣勢,瞄準。

同時,又在城牆上換了旗幟,調令底下的伏兵去與孫策兵馬交手。

一時兩方相遇,在巷子裡攻殺起來,一時廝殺聲陣陣,而孫策已經衝了出來,直往城門衝去!

騎兵一出,頓時城牆上,巷子高處,竟是萬箭齊發,箭矢如雨般的砸了下來,倒地者人與馬皆無數!

孫策的馬也受傷了,而且城門雖開著,然而那城門內地上竟埋了很多釘子,專釘馬蹄,馬蹄未裹馬蹄鐵的,結果可想而知,竟然傷者十之五六。

“主公,速撤!”部將等所有人道:“末將等掩護主公撤離城池,速速,勿休於此,勿折於此!”

“汝等……”孫策並不是像張繡那等人,一遇到狀況,便忙不顧旁人,餘眾,就奔逃的人。也正是因為他如此有身先士卒的魅力,跟著他的人也多,投效他的人更多,江東才會火速的壯大。

江東部將都崇拜他,熱愛他們的領導,也正因此,他們甘願死,也不願孫策有失!哪怕付出生命,也是要保孫策平安離開此城的。

到了此刻,沒有一個人在如此絕境裡叛變他,更沒有一個人抱怨他不該憑著意氣和衝勁執意入城。跟著孫策,就是跟著他的決策,跟著他的前程,孫策是個令人信任的主公,他們託以生死,便是戰死沙場,他們的家眷也會得到江東的善待。

然而,若是孫策真的出事了,他們不光不能保自身,連家眷也無處所依,不管是出於忠義,還是私心,他們都是會拼死而護著孫策離開此城的,哪怕不惜代價!

古來所謂忠義,便是將身家性命,榮辱興衰繫於主公的一種行為,況且孫策所用之人,幾乎都是此類之人。

“主公,”有幾個貼身部將護著他,幾乎是用自身擋著箭雨,被射中了,也只是悶哼一聲,他們看著孫策,道:“太史慈在外接應主公,還請主公,千萬勿耽擱,吾等以命相護,也必保主公出城!”

當下竟是擁護著孫策往城外衝。

而後方騎兵也往前衝,掩護孫策,砍殺步兵,一時血飛肉濺,慘烈殘酷到一種可怕的地步!

連高順和徐庶見了,也有點動容。

“不愧是孫郎!”徐庶低聲道:“如此擁護,吾主可曾有?!”

高順搖了搖頭。呂布與孫策的區別還是很大,呂布善單打獨鬥,統領才能是一塌糊塗的,而且一般被圍的可能性並不大,他這個人,無厘頭的很,一見有危機,就跑了。再者說,現在有了呂嫻在,陷於此種危機之中的可能性並不大。

現在的呂布不知道,但是以前的呂布,若是陷於此境,除了高順等忠肝義膽之人,未必有人會這樣相護呂布。一則是呂布不用被維護,二則是也犯不著護他。呂布十分驍勇,真到了絕境,敵軍也未必討得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