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楷可不管他與周瑜之間的眉眼官司,只是笑道:“伯符先父以命將璽帶了回來,伯符有志,將此押在袁術處,如今既已決裂,何不趁此機會奪回璽印呢?!”

“父仇不共戴天,若不早奪回璽,只恐袁術一旦事敗,璽竟被荊州得了,”王楷道:“若是此璽落入殺父仇人之手,只恐伯符先父在地下也無法安息了。哎……”

孫策聽他說起孫堅,惱火是真的升上來了,氣極反笑,道:“你少激怒我!刀尚在脖子上,仔細刀劍無眼,割了喉管!先父之志,先父之仇,先父之忍辱負重,先父之璽,策一日不忘!便是你也少拿先父之事來說嘴!”

見孫策怒了,王楷哈哈大笑,道:“伯符既不忘,那楷可就放心了。”

他轉首看了看脖子上的刀,笑道:“匹夫何懼一死,何惜一死?!奈何以死懼之?!謬也,大謬也,這江東諸人,果真是惹不起,無禮至極。幾位將軍若有火,何不朝著劉表去使,對著袁術去發,威脅楷,實是大刀小用……”

這話真是句句帶刺。

黃蓋道:“殺瞭如此能說的三姓家奴的臣僕,雖大刀小用,卻也解恨!”

“退下!”孫策朗聲道。

眾臣驚愕,看著孫策。

孫策面沉如水,道:“退下!”

他威嚴早成,眾臣再次聽分明瞭,雖不甘心,卻也收了刀拱手道:“是,臣等知罪!”

便都退下去了。

“是策怠慢了使者,還請使者休怪。”孫策道。

王楷朗聲笑道:“伯符年少有成,意氣風發,隨心所至,有其主,必有其臣,主年少氣盛,臣子自也有鋒芒畢露之像也……”

到底還年輕啊。現在的孫策,是真的算不上是老謀深算。

見他說的不算好聽,孫策也不以為意,只是道:“策自認也是少年英雄,只不知自比溫侯女公子如何?!”

“不相伯仲,”王楷笑道。

“大言不慚……”諸儒們哪裡受得了他這樣自誇?

“哦?!”周瑜終於開口了,笑道:“一女子,竟有如此胸襟氣度,敢自比伯符?!”

王楷笑道:“若說勇武,女公子低伯符一分,然,若論智謀,女公子卻勝伯符一分,相互抵消,自然不相伯仲。”

倘若呂布輔展開的局面,是那女公子所為,她之智謀又何止勝於孫策一分?!

“可是王大人自謙了?!”孫策笑道:“若有幸他日在戰場相遇,定領教一二。”

竟是不問呂布的勇武。

王楷笑道:“會有機會的。”

王楷剛提了出兵之事,孫策卻不正面回應,因而王楷自然不可能急著提著這個話題不放。

見孫策如此,王楷心中已有三分篤定孫策定會出兵了。

不為別的,為的是他有一份爭霸中原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