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謎一般的十五世紀(第2/3頁)
章節報錯
不想抓住世俗的牧師,能夠掌控舊大陸。
想要抓住世俗的教會,卻一步步失去了幾乎一切。
偉大的航海家,以及世界上最輝煌的船隊的結局是人亡政息。
憂思的結果是恐懼,恐懼的結果是土木堡之變,船隊的解散和天文臺勢力的崛起與終結。
或許人們不應該太早看到真相。
不合時宜的觀測最終只會帶來恐懼,恐懼到了最後就是瘋狂。
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
當科學家攀登上一個山峰的時候,發現神學家已經在那裡等候多時了。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劉基當時面對的是現在的世界的話,或許一切就會稍微好點了吧?”
當我們仔細觀察“霍格沃茲”的課程,
除了中世紀的學校階層結構,社會生活中對麻瓜的群體PUA之外,
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人們往往會忽視的一點:
“極其不重視知識的講授。”
我們這些從學校教育體系走出來的人可能很難理解,這世界上竟然還有不重視文字型別的抽象知識的學校。
但是其實這世界上是存在這種學校的。
當你離開K12教育,離開高中的那一刻,走向大學,你會發現你的大學生活會被種種的實驗和實踐所包圍。
魔法史並不仔細講求“唯物史觀,鬥爭哲學”,而是形式化的“為完成而完成”——傾向於死記硬背。
魔藥學和黑魔法防禦術課,與其說是知識,可是斯內普在課上卻是在進行一個又一個實驗。
神奇動物課的創立,是為了迎合舊大陸的政治正確,
魔咒學和占卜課的授課上真的涉及到什麼理論嗎?
並沒有。
為什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其中一個原因在於“魔法”本身的概念結構。
“魔法”從來就不是知識,它自身就是一系列的難以解釋的技術的集合。
點石成金是科學嗎?或許用分子技術能夠置換出來;
占卜命運是科學嗎?命運本身就是個唯心主義論調。
懸空漂浮是科學嗎?克服重力做功的那個另一個力究竟是什麼?
變身動物是科學嗎?不是,用尖端的生物學技術也沒辦法讓一個人變成一個貓,而腦容量不變。
“魔法”從來就不是科學。
它具備很多科學不具備的超前性,但是也同樣擁有著科學不用發愁的弊病。
總的來說,“魔法”這種東西,以及魔法師。
就是在沒有充分認識世界的基礎上,卻先一步獲得了改造世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