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瓦達索命!”

無所不能的死咒,失效了。

死咒失效,就意味著戰鬥進入了一個更為危險的等級。

一個超越了普通凡人的層級。。。

————

馬卡洛夫出生於一個北方的城市。

那裡的冬天,天氣很冷。

水附著在乾枯的樹枝上,變成一道道冰樹葉。

人們很難準確的看到春天,只能粗略的感覺到冬天和夏天的來臨。

春天和秋天,就好像僅僅存在於文字之中的幻境和夢想一般觸不可及。

夏天到來之後既是冬天。

樹葉,會在一瞬間跌落完畢。

而後,就如同迅雷一般快速的生長出來。

剩下的時間,都是靜態的“樹枝”和“大樹”而已。

————

後來上學了,馬卡洛夫學到了很多。

他也知道了家鄉的環境之所以會這樣的根本原因。

由於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來自蒙古——西伯利亞的季風,將吹遍整個歐亞大陸。

整個世界,由兩種大氣環流構成。

一種叫做“氣壓帶風帶”環流,而另一種,正是他家鄉的“季風環流”。

季風環流在冬季,會形成蒙古—西伯利亞高壓,以及阿留申低壓。

季風從他的家鄉一路向中亞,東亞,東南亞吹去,帶來一大片楓葉的紅色。

馬卡洛夫喜歡楓葉,更喜歡楓葉生長的樣子。

他希望有一天,阿留申群島上,也能長滿紅色的楓葉。

楓葉,楓樹樹葉,溫帶落葉闊葉林。

楓葉,也是季風的顏色。

在夏天的時候,楓葉是嫩嫩的綠色。等到到了秋天,這樹葉就會變成令人心醉神迷的紅色。

最後落在地上,變成真正的深紅。

這楓葉飄飄落落,吹到中亞五國,東亞,中南半島,馬來群島,甚至還能夠吹到印度洋,甚至人跡罕至的南太平洋。傳說,季風強大的國家,楓樹就會種的越來越多。最後變成一大片長滿紅色葉子的森林。

只不過可惜,楓樹在他的家鄉長得很少。

那裡長得多是亞寒帶針葉林,比如說松樹。

————

或許,來自大氣自身性質的三圈環流,才更符合這個世界的本質吧。

但是,只要這個世界上還存在著海洋和陸地之間,熱力性質的差異。只要這兩者之間的比熱容之差仍然存在,那麼季風就會永遠存在下去,也會永遠吹拂下去。只不過是時間和空間的問題罷了。在那片最龐大的歐亞大陸,正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最大的地方!

至於他自己,反倒其實也沒什麼值得可說的。

無非就是,為了一個值得奉獻與付出的偉大夢想,拼儘自己的全力的傢伙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