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星塵鬥士的真相(二)(第2/3頁)
章節報錯
“法國人建造,英國人佔領,美國人搶奪。”
艾倫笑了笑,斯內普繼續說道:
“19世紀,是一個開拓的時代。”
“1804年,拿破崙皇帝即位。”
“1821年,拿破崙皇帝在聖赫勒拿島病逝。”
“埃及,被當時的第一帝國征服。”
“拿破崙皇帝在生前,曾經冀望位於埃及的那個能夠盤活法國海航的節點通航。”
“只不過出於種種原因,拿破崙皇帝放棄了。”
“但是後來,法國公司還是開闢了蘇伊士運河。”
“1869年,蘇伊士運河,這個溝通世界上最偉大的兩個海洋,地中海與紅海的偉大運河宣佈通航了!法國人最後還是實現了拿破崙皇帝的希望。雖然那個時候已經太晚了。”
“你猜後來怎麼了?”
斯內普教授問道。
艾倫搖搖頭,對於這些歷史細節,艾倫就完全不瞭解了。
“1875年,不列顛政府透過外債,購買了‘蘇伊士運河’的股權。”
“1882年,當紅衣騎兵感到的時候,一切就已經註定了。”
“法國人開鑿的蘇伊士運河,反而成為了不列顛溝通地中海與紅海的樞紐!”
“多有趣啊!”
“透過這個樞紐,可以便捷的把中東的石油源源不斷的以極快的速度運入歐洲!”
“同時,透過這個樞紐,還能以極快的速度溝通大不列顛島以及英屬印度。”
斯內普的神色有點懷念。
儘管他出生的時候,蘇伊士運河早已經被納賽爾收入埃及掌控了。
————
確實,艾倫突然想起了他看過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
著名的“沙漠之狐”隆美爾,曾經與蒙哥馬利元帥在非洲交鋒。
其戰略的重點,就在於佔領,或者摧毀“蘇伊士運河”這個重要的石油樞紐。
而蒙哥馬利元帥,正是英國人。
北非,經過英國的一系列運作,在那個時間段,正是英國的勢力範圍的一部分。
從這裡反推,也能夠分析出來,埃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應該是英國的勢力範圍。
————
“但是,這又和我們的敵人‘迪奧·布蘭度’有什麼關係呢?”
艾倫疑惑的問道。
“其原因我還在繼續講。能請你稍微有點耐心嗎?”
斯內普無奈地說。
“簡單來說,就是‘蘇伊士運河’是英國的地盤!”
“但是美國和蘇聯,這兩個超級大國聯起手來,把英法給收拾了!”
“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連地盤都丟了!”
“不僅沒有了‘蘇伊士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