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康海怎麼想。交換了地塊之後,封燊是認為雙贏。

當然,他也不會傻得以為,跟康海之間就這樣泯恩仇了。

別說是做慣了了老大,最是重面子的康海。就是普通商人,對被虎口奪食的事,誰也不會當做沒發生過。

而且,封燊知道自己在這個交換中佔了便宜的。那麼康海就肯定是吃了虧的。

他可不相信康海吃虧後會甘心。

現在只是康海不敢對他動什麼腦筋,但要是被對方找到機會了,說不得是要還上一記的。

不過,那不是他現在需要考慮的。

將地塊拿到手之後,封燊就又再去了裡甲村。

剛才雖看過了那塊地。但只是草草看了一會,他看著承包書上的四至圖,對地塊日後的安排,心裡有一定的構想。

但還是要去實地比照著,才能確定最後的方案。

地換了,但他的計劃沒換。只不過可利用的土地增加了,如何將土地分配給幾乎種植的品種,就需要重新考慮。

一共四百七十多畝的平地,還有一百六十多畝的土丘。其實怎麼安排都是合理的。

只不過封燊做這個‘農場’,本意是想配合其它的‘產業’。那就必須儘可能考慮周全。

酒廠,他有兩個。

不管是戴王村還是溪口村的,都需要大量的原料。而胭脂米是其中一種關鍵原料。

所以,胭脂稻多種一些是必須的。

封燊再次來到新到手的農場的土丘最高處,看著隔著河谷的兩塊平地。水田放哪裡都差不多。

不過,他卻覺得放在北邊的較小的地塊更適合。因為那邊的陽光更加充足一些。不管是東邊還是西邊,都沒有太高的山當著。又是處於北迴歸線以北,南邊來的陽光,更充足一些。

那邊的地塊雖然比較小,只有二百一十畝左右,但都是平地。除去必要的道路、水利佔地之外,另外還需要在水田邊沿挖養魚的壕溝。

稻田養魚模式必不可少的。稻田養魚,對他計劃要種的兩種水稻都有好處。

畢竟,他沒打算用化肥。

那麼最後能種植水稻的面積,能有一百五十畝就不錯了。這一百五十畝,兩種水稻又該如何分配?

封燊拿出一個望遠鏡,對著那邊地塊仔細巡視著。

那片是排列整齊的大棚。遠遠的看不出地面是不是完全平整。不過就算不是完全平整,整地的成本都不會太高。

而且今年之內肯定能完工。甚至可以留下幾個月漚地。無論如何,蚯蚓糞和麥飯粉,是必須要下田的。那都需要較長的時間浸泡,將肥力提前釋放出來。

另,外那邊的土地,應該都是酸性比較低的紅土。不經過改造,是不適合種植水稻的。

不然,不僅產量會很低,而且容易衍生鐵鏽病。

改造需要時間,而且同樣需要用水浸泡。

再看南邊的地塊。

這地塊的平地也有兩百五十多畝。

不過這片地除去中間的爛尾廠房之外,最多也只有兩百四十畝。而且爛尾廠房,十幾米高,每天會在相當長時間裡遮擋陽光。所以它的東西兩側,還有北面都是空地。

所以能利用的土地,大概也跟北邊的差不多大小。

再有就是這個土丘。

茶林不是封燊所想要的。但這裡卻不好進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