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三章 被坑出來的大計劃(第2/3頁)
章節報錯
“還能做什麼?”
“老美的農業,還有什麼多?”
“牛?”
“對,就是牛。還有豬也多。他們殺豬殺牛,邊角料特別多。”
老美似乎只會吃排。在國人看來很好的肉,在他們看來都是不好吃或者不能吃的。
打獵打下一隻鳥,只吃胸脯肉跟心臟,還口口聲聲說:會對得起動物獻身,絕不會浪費一點。
尤其有個影片,有個鬍子男打了一直成年黑熊,結果只取了熊皮跟十八公斤的肉,竟然也敢那麼說……
可見,漂亮國的人,對肉的概念,給我們國人是有很大差異的。
當然,那也是區別對待的。比如那些廉價漢堡裡的牛肉餅,其實都是那些邊角料。
蘭莛歘一下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我們收集那些邊角料,加工了?”
封燊點頭:“像牛筋、牛腩,只要做得好吃了。老美大概也抵不住誘惑。”
“那肯定不能。”
蘭莛歘為了寫,一直沒有放下自我提高。為了給自己充電,讀過不少的書。
她知道,人的習慣慣性是很強的。但那是因為誘惑不夠。只要誘惑足夠,人就會因此改變習慣。
而口腹之慾,是人的天性。只要是好吃的東西,就沒幾個人能低檔得住。
一旦習慣吃了,就再也放不下了。
那不是癮,而是一種習慣而已。
“那真的要在那邊開廠子?”
封燊搖頭:“我們說了不算。”早就說好了,頤博的事,由魏士進決策。“我跟士進說一下。看他怎麼想吧。”
要在老美那邊開廠子,其實需要考慮的事情還有很多。
首當其衝的,就是投資。
他們剛才設想的生意,肯定只能是薄利多銷,專做處於社會中低層的老美的生意。價格太高肯定不行。
追求高產量,就勢必要求建一個大廠子,投資不會小。
而頤博未必有足夠的流動資金。
當然,也可以貸款。但,頤博有四個股東。那樣的生意,風險還是比較大的。
封燊去了自己的書房,給魏士進打了電話。將剛才想到的跟對方說了。他還有那些衍生出了新的想法。
“你說,如果在國內也建一家那樣的零食工廠,有沒有搞頭?”
“在國內也做?”魏士進沒想到他思想跨度那麼大。剛還在說老美那邊呢。
封燊笑著說:“你覺得是國內市場大還是老美那邊大?”
那還用說。當然是國內市場大啊。
十四億人口,十四億吃貨。而且都是會吃的吃貨。
封燊又說:“在老美那邊,能做的東西其實不多。但是在國內。什麼都可以做。幾乎所有動物的下水。”
牛筋牛腩,那是肯定受歡迎的東西。而且特別受歡迎的。
問題不是沒有。問題就是那些東西恰恰深受人民群眾歡迎的。如果大量採購,成本會比較高。
是可以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