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燊並不急著趕路,走走停停,終於來到村裡。

穿過村子,來到山谷盡頭,有一條水流比較急的山溪。

封燊帶著蘭莛歘來到這裡,看到山溪邊上有不少坑坑窪窪的地方。想來是當年淘金客留下淘金坑。

坑邊還有一些被遺棄的淘金工具。

蘭莛歘拿出手機到處拍照:“當年一定不少人在這裡挖金子。”

封燊笑著說:“好像也沒聽說過誰淘金髮家的。”

又抬頭往山上看:“聽說,在山上還有一個山洞,是個天然的洞窟……”

“是溶洞嗎?”

“我也不清楚,就是聽人說過。據說那個山洞,在往年鬧兵災或者鬧土匪的時候,是附近幾個村子的避難所。聽人說裡面挺深,岔路很多。不熟悉的人,進去了很容易迷路。而且,裡面好像有蝙蝠。”

蘭莛歘好奇心起了:“你想去看?”

封燊抬頭往上看:“可是我也不知道那山洞在什麼地方。我們找個村民做嚮導?”

蘭莛歘卻猶豫了,說:“我覺得,還是算了吧。感覺挺危險的。我看過紀錄片,說山洞裡氣溫會比較暖和。如果蝙蝠,就是有食物,蛇可能不會冬眠。”

封燊笑著說:“那依你……”

……

差點就滿一個月了,封燊跟蘭莛歘才回到家。

一路上,他們也會去那些打卡旅遊點,但不跟團,而是臨時請一個導遊帶著去玩。

但更多的時候,是自行探訪一些風景還有民俗。

當然,不管是封燊還是蘭莛歘,都沒太多的冒險精神。他們從不會去風險比較大的地方,而且經常會請當地人當嚮導,免得犯了當地人的忌諱。

蘭莛歘不僅錄製了上千G的影片,電腦上還記錄一千多K的旅遊日記文件———那相當於五十萬字(帶標點符號)——可謂是收穫滿滿。

封燊也覺得自己有不少的收穫。

並不是指物質的收穫。而是精神上的。

以往,他太忙。回到溪口村後雖然閒了下來,卻是除華亭之外,極少出遠門。

心態雖有變化,卻還是沒能脫離早年的窠臼。

這一趟下來,一個月的見聞,讓他感覺胸懷都開闊了許多。甚至覺得自己思考問題的思維也得到了開拓。

果然是讀萬卷書,不如走千里路。

當然,走千里路,會比較累。

封燊確是有些累。

因為幾乎全程都是他在開車。

而且,作為男人他覺得,自己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

勞心勞力的,當然會累一點……

回到家裡,他精神為之一鬆,少見的睡了一個大懶覺,直到日上三竿了才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