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廂的超跑?”

越來越離譜了,有沒有?

不過車子外形倒是挺炫酷的。外形像是拉長型的‘Rimac Concept One’。

“確實是兩廂。我朋友說,這是實用型超跑。防彈設計,底盤防地雷的,可以升降,自由轉換成跑車或者是轎車。車重4.5噸,極速能開到350公里。”

“……”確實夠實用的。

谷毅看著圖片,久久沒說話。

實在是不知道該說什麼。

良久,他用很奇怪的眼神看著封燊,問:“如果你說的那些資料都是真是的,你知道那代表著什麼?”

“技術?”

谷毅點頭:“其它不說。就說它的動力系統,代表著至少領先世界二十年的技術。”

封燊卻說:“可那又能怎麼樣。有實物,也不代表就能仿造。”

要不然,毒藥又不是買不到,可國內有人買到,難道就生產出一樣的引擎?

如果說飛機生產是一個國家工業發展最豐碩的果實,那麼汽車就是一個國家工業發展結出的鮮花。

那是工業體系的的整體發展出來的結果。並不說讓你看到了、測繪了,就能生產得出來的。

至於有人想著先將某樣技術背熟了,然後重生就去搶別人的創新。那簡直是妄想。

有時候,就讓你知道是某樣高科技產品,用的什麼樣的生產工藝,你也未必能生產出來。因為你的技術支撐不了那樣的尖端工藝。

有一個明顯的例子,九八年隱身戰機的塗料,國內應該就拿到了。可直到十幾年後才做了出來。

還有,買了那麼多的飛機發動機,十幾二十年,自己的戰機還是心臟無力。關鍵是合金做不出來。裡面的風扇鑄件工藝不過關,壽命短……

尤其尖銳的例子:現在多少人知道晶片是怎麼做的?可你能做出最尖端的麼?

所以,工業上的事,知道不等於能做到。

谷毅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不過依然認為那並不是完全沒用:“至少,讓人知道有這麼一個方向。”

他頓了頓,說:“這車,我會想辦法幫你弄回來。也能想辦法幫你上牌。不過,你能不能答應我一個條件。”

“是什麼?不會是想要拆解了吧?”

“車子發動機的技術,能不能弄到?”

封燊沒有說可以,也沒說不可以,只說:“這個難說。我那朋友脾氣有些怪。”

“那車……如果你願意,車子給我留一個月。你放心,我儘量保證不會有任何損傷。”

“拆解?”

谷毅點頭說:“我一個表弟,就是研究這個方面的。他在國內最頂尖的實驗室做研究員。如果你同意,先讓他弄一個月。”

封燊皺眉,沒有說話。

“如果你願意,研究出來的成果可以給你一部分。這個可以先簽訂合同。”

谷毅很清楚,要說一個人造出一輛高效能超跑,只能存在幻想裡。所以,他懷疑封燊那所謂的朋友,實際上是一個團隊。甚至是一個組織。

而封燊極可能是那個組織的成員。

所以,他也算是忽略了封燊的‘朋友’的權益。

封燊想了一下,覺得系統未必不會突然發瘋,將雷火的技術拿出來當做抽獎的備選項。

他也未必沒機會拿到那些技術。

當然,那也只是有可能……

他考慮了一下,點頭說:“這個可以考慮。如果真需要那些技術。我可以跟我那朋友溝通一下,看他願不願意將技術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