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燊點點頭,說:“知道……我失陪一下,先去換一身衣服。”雖然沒弄髒,可也出了一身的汗。

梁先生點頭:“你自便。”

不多會,封燊重新出來了,不僅換了一身衣服,頭髮也是溼漉漉的。

“失禮了。”他笑著給梁先生倒茶。

他放下茶壺,坐下了:“梁先生特地來到了,我也開門見山……當年因為各種原因而失散的人不少……不知道梁先生,有什麼憑證沒有。”

梁先生回頭看了一眼,那個年輕人。

年輕人趕緊從公文包取出一個小盒子。

梁先生拿過,開了盒子。取出一塊玉佩,還有幾張泛黃的會黑白照片。

“這玉佩,是家母珍藏的。說是從小佩戴在身上的。還有這照片,是家母出嫁之前拍了全家福。”

封燊拿過照片看了一眼,又雙手接過玉佩。

玉佩是鏤空的羊脂白玉,中間有雕刻了有一個‘佩’字。而他姑奶奶名字中就有一個‘佩’字。

看過兩眼之後,封燊將東西鄭重還回去,站起來重新倒了一杯茶:“梁表叔,請喝茶!”

梁先生頷首:“你是確定了?”

封燊點點頭,取出一個玉佩跟長照片。

玉佩樣式一致,花紋不同。梁先生那塊是梅花紋,他手中這塊是竹子紋,上頭的字,也是取自他二爺爺。

照片也不一樣。他手中這張,是幾個年輕人的合照。那幾個年輕人,都在梁先生那張裡面,而且衣著打扮一般無二。應該是同一天拍攝的。

“照片……表舅手中的照片,確實是我祖輩一家人。我這張是二爺爺儲存下來,說是他的兄弟姐妹一起的合影……

“這塊玉佩是我二爺爺的。我爺爺好像說也有一塊,是蘭紋,只是沒能保住。表叔手裡這塊,有大姑奶奶的名字……還有,表叔相貌跟我爺爺,還有二爺爺都有幾分相似。”

梁先生含笑說:“你姑奶奶也說是外甥似舅。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將認親這件事交給我。”

人的相貌不可能完全相同,不過的相似的容貌,確實在認親方面更有優勢。

封燊點點頭,沒說話。

“我們家,早年去了香江,後來輾轉去了美國。你姑奶奶心裡掛懷幾位舅舅,等國內改革開放了,卻又擔心國內形勢,只託人了幫忙查詢。只是沒有訊息……”

封燊點頭說:“應該是幾位爺爺都改了名字。”

當時改名是一種政治態度:“直到八五年,上身份證了,才將名字該了回來。”

“那難怪了。”梁先生嘆了一口氣。“你姑奶奶年紀大了,之前找了幾年,都沒有音訊,心裡失望,身體一直都不是很好。不過一直不肯放棄念想,只以為是去了外地,再沒辦法找到。”

當年國內人均壽命不是很高,而且很多人沒能熬過來。

加之,有很大一部分人,去了外地落戶。比如到偏遠的農村下鄉。

是真的難找。

有時候,想要找當年離散的親人,沒訊息未必不能認為是好訊息。

“最近,她老人家看報紙,看到水下封家老宅的訊息,這才重新將希望落在這一帶……”

封燊點頭,表示理解。

“姑奶奶如今身體還好?”

“有些老人病,到底是年紀大了。不過,還算康健……”

封燊微微嘆一口氣,說:“那就好……”

這位姑奶奶是爺爺那一輩中年紀最大。算下來,如今應該有八十出頭了。

“她老人家就在華亭,一直惦念著孃家人……你要有空,就多去看望她老人家。”

“有空了,我會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