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雨帶似乎又移回這一帶了。連著兩夜裡都下了雨。

或許是天氣條件很適合蘑菇萌發,這才一早上,就陸續有人送了蘑菇來。

封燊去顧不上這些。只讓楊琨帶著新請來的人,還臨時請了些鄉親過來幫忙。

這邊收蘑菇很忙,封燊也沒閒著。他白天都在做調味料的‘味引’。

這天調味料還在熬著,封燊卻出來了。

兩輛轎車駛上宅子前的地坪。

車上分別下來了陽啟文和宋驊。

陽啟文見這邊忙著收蘑菇,地坪上停著三輪摩托車還有小貨車。

就跟封燊笑著說:“沒想到你忙著,是我們來得不巧?”

“哪裡的話。這段時間雨水多,氣溫也適合,蘑菇發得多了,我們就收一些。”

陽啟文問:“這是要收了做蘑菇醬的吧。”

“合適就做蘑菇醬。也可以用作調味醬的原材料。”

“哈哈,那感情好……做出什麼新口味,記得給我留一些。”

封燊笑說:“那肯定忘不了。”又對宋驊說。“宋總,我們先去喝杯茶。等會去車間還有倉庫參觀一下。”

宋驊說:“客隨主便。”

陽啟文笑著說:“早聽說你家好茶不少,今天就借老宋的光了。”

“我這能有什麼好茶?”封燊笑著引路。

進二進,陽啟文抽了抽鼻子:“這是家裡在做什麼菜,還是工廠那邊傳出來的香味?”

“家裡做一些東西。也不是做菜。”

陽、宋兩人,都是第一次來封燊家。

剛進了客廳,就發現客廳的內飾跟室內裝飾,跟宅子外觀很不搭。

從外邊看著,這應該一幢鄉村裡尋常四合院。就是面積大一點。

進了客廳,卻發現頗有點像是文化人精心佈置的家居。

正對門口,是一對屏風,看著竟然像是花梨木的。

繞過屏風,就是一套紅木沙發,看著像是有點年頭了。樣式也相當古樸。

在裡面兩個牆角,矮几上擺了一米多高的紅色龍鳳大罐。

兩個大罐之間,是一幅氣勢磅礴的奔馬圖國畫。足有一丈寬,三尺多高。

不用看是不是名家所作。陽啟文跟宋驊文藝細胞都不怎麼活躍,一眼看著,就覺得是實力派作品。

而且是畫技卓越的畫師才可能畫出這樣的好畫。

仔細看了,卻沒有題詞,也沒有落款。

卻不知道是那位大師所作。

兩側牆面,都依著一副紅木博古架。

上邊擺著一些瓷器。有些看著是很新的,光彩奪目。也有一些看著釉光暗淡,似乎是古董。

陽啟文走到博古架前看了一會,回頭問封燊:“這些看著不是工藝品吧。”

封燊一遍泡茶一邊說:“就是工藝品。光釉的,都是前不久從窯廠買回來的。

“還有那些看著像是老物件的,倒是看到喜歡買回來的。說是古玩,我也不懂那些,不知道是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