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嬸是個健談的。

封燊從她口中打聽到一些有用的訊息。

蘭莛歘午休起了之後,封燊就開車一起往西邊去了。沒多久,就能看一些豬圈。

並不是那種現代化的,就是磚頭鏤空牆,上邊鐵皮屋的那種。

那些豬圈都不是是很大,一個一個能養二十來頭的那種。不過通常是四五個一組,多的有十幾個。

再開遠一些,豬圈更多。看著也更加‘高大上’一些。

牆不在有鏤空,而是有大抽風機。豬圈也更大一些。

在豬圈周圍,還有水陂,上面還飄著鴨或者鵝。

水陂甚至算不上水庫。

這類水體,只有蓄水功能,而沒有排水系統。只在乾旱時用於灌溉。就算是遇到暴雨,這些水也不會外溢。

而這一帶,應該是地形的原因,挖的這些水陂,不用擔心直接汙染水源。這才被允許大規模養豬養水禽。

看到那些養豬場,封燊將車子開得慢了許多。

蘭莛歘在路上也已經知道封燊此行的目的。雖說出來玩封燊還想著做生意,確實讓她稍稍有些失望。不過她也知道正事要緊。

“前面那家規模好像比較大。”

封燊順著他她手指望過去。

就在一個大水陂的對面。確實挺大,看著一排七八個豬圈,一列應該有三四個。

那麼大的養豬場,至少能養好幾百頭。

另外,豬圈那邊的圍牆,只砌到水陂邊上。對岸好像還有一些低矮的棚子。養著的一些鴨跟鵝,應該就是那個養豬場的。

“我們過去看看。”

蘭莛歘點頭“他們養殖規模大,應該還有差不多要出欄的。”

封燊說:“沒有也沒關係。反正現在也不是製作臘肉燻肉的最好季節。”

他跟蘭莛歘說的,是打算買一些豬,做臘肉火腿。

去年冬天,他就做過不少。蘭莛歘也沒多想,自然要支援他的工作。

封燊找到路,拐了個彎,沿著水陂邊上的一條石子路來到養豬場門外。

鳴笛。

不一會,有一個老頭過來,打量了封燊一會:“什麼事?”

“大叔,請問你是場主嗎?我是特地來這邊買豬的,想找人合作。”

“……你說的什麼合作?”

“就是跟養豬場簽訂合同,約定要收多少豬。先給一部分豬款,等豬養出來了,在給剩下的……你們場主在嗎?”

“啊,他不在。”

“那你們老闆電話多少?我跟他聯絡一下,看他有沒有興趣。”

封燊拿到電話號碼,就撥打了過去。

那邊對他的合作意向也很感興趣。得知他打算在今年之內要八百頭豬,本來也淡淡的。

不過,封燊說:“我是聽說你們這邊的豬特別好,想先做一批火腿。價格上,可以按照……”

他報的是過去相對比較高的價格。

很明顯,這個價格打動了對方,語氣也熱切了些。

封燊又說,想打參觀一下養豬場。對方說在外本地,一時趕不回來,就讓那個大叔帶他們進去。

“我讓我們的技術員帶你參觀……”